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菟丝子致死薇甘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入侵的害草,已经由珠江三角洲扩散到粤东、粤西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山区。在薇甘菊的天敌调查中看到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严重时可以把薇甘菊致死。我们在本所的实验园中栽种薇甘菊,并让其被菟丝子Cusuta chinensis Lam.寄生,结果证实菟丝子在两个月左右,完全可以抑制薇甘菊的生长,最终把薇甘菊致死。这可能是以草治草的一种新途径,但是菟丝子也是我国农作物的一种重要昌,如何利用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为害,而又不使菟丝子对薇甘菊的伴生植物和鞭它农作物造成为害,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菟丝子致死薇甘菊的机理更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降火用滁菊滁菊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紧密的一种。它花蕊金黄,花瓣晶莹玉白,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誉。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如果出现嗓子发干、头发昏等"热伤  相似文献   
3.
甘菊种子萌发特性及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Fisch.ex Trautv.)Makino]种子萌发特性和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试验观察,发现不同栽培基质及不同储藏时间对甘菊种子萌发率均有影响,在MS培养基上播种甘菊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0%左右。甘菊种子无休眠现象,采收后立即播种和次年春季播种萌发率均可达90%左右。甘菊种子不耐储藏,储藏至第3年秋季播种,萌发率仅为30%。自然条件下,5月至8月底是甘菊植株的营养生长时期,在此期间,甘菊株高、茎粗、冠幅、叶片数及分枝数一直处于增长状态;9月份当日照长度缩短至13 h时,甘菊开始现蕾,这表明13 h光照/11 h黑暗可能为甘菊现蕾的临界日长。  相似文献   
4.
火山爆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公元79年8月,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使位于火山附近的庞培和赫库兰尼姆两座古城遭到毁灭。2010年4月冰岛火山爆发,冲天的火山灰弥漫了整个欧洲,许多民航航班被迫取消;同年10月印  相似文献   
5.
德宏州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在云南省德宏州爆发,给农业、林业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通过调查分析,充分掌握了薇甘菊的发生特征、生长习性、传播方式、危害现状;总结多年的防控经验,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启动应急预案、制定防控方案、建立监测网络、协同部门联防、建立一区三带等综合防控措施,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芜菁甘蓝     
芜菁甘蓝,学名Brassica napobrassia Mill.,别名洋蔓菁、洋疙瘩、洋大头菜等。芜菁甘蓝是芜菁和甘蓝杂交形成的后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瑞典等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已有栽培。经过不断的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了具有肥大根部的栽培种。在欧洲,直至17世纪才把芜菁甘蓝当作一种独特的蔬菜食用,18世纪传入法国,有黄肉和白肉两种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柄锈菌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检疫温室条件下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寄生菌——薇甘菊柄锈菌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可以侵染植物叶片和叶柄等营养器官。受侵染部位起始出现褪绿斑,12~15d,自叶背产生黄色冬孢子堆,并逐步坏死和脱落,最终致寄主死亡。冬孢子黄至暗褐色,包埋在寄主组织中,无明显休眠期。高湿条件下,冬孢子易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用悬挂法对29个科、62个属的72种植物进行了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在菊科植物天门冬、紫茎泽兰、向日葵、地胆草上形成褪绿斑,但未发现菌丝和吸器。薇甘菊柄锈菌可成功侵染薇甘菊和同属植物假泽兰。  相似文献   
8.
文辑 《花卉》2009,(6):49-49
情人节源于纪念一位尊崇爱情、不畏强权的伟大祭师。公元3世纪,罗马国王革老丢勒令禁绝婚姻,因为他认为单身的军人比较骁勇善战。然而,一位名叫瓦伦丁(Valentine)的祭师却不从令,坚持继续为年轻爱侣主婚,结果身陷囹圄。这个性情中人在狱中堕入爱河,恋上了一个前来探监的少女。  相似文献   
9.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办、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国际农发基金(IFAD)、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IGRCC)协办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于6月3~5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来自180个国家的总统、政府首脑、部长、驻联合国机构或驻意使馆的代表,64个非政府机构的代表共2000多人出席了会议.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FAO总干事迪乌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作了国家报告.  相似文献   
10.
紫红短须螨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 phoenicis)控制薇甘菊,是生物控制杂草的一种新方法,文章着重介绍了紫红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卵椭圆形。卵椭圆形,长约0.10mm,宽约0.07mm。红色,多单产在植物茎叶的裂缝或凹陷处,或叶片背面的主脉两边,成块成串堆聚在一起,幼螨桔红色,长约0.17mm,宽约0.11mm。若螨2龄,背上有黑色斑纹,雌成螨长约0.30mm,宽约0.16mm,身体椭圆形,扁平,多桔红色。背上有一个“H”形标记,紫红短须螨1年6-8代,世代重迭,从孵发育到成虫,恒温30℃为18.6d,20℃为48.8d。当湿度低于30%,平均温度高于30℃或者低于20℃时,紫红短须螨不能完成生活史,室内11.0-28.5℃的自然变温,湿度58%-97%条件下,紫红短须螨发育完成一个世代为28-5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