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社会法的研究是近年法学研究的热点,但到底什么是社会法?社会法的体系有哪些?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得出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在目前我国,如何构建社会法体系,完善我国的社会立法是一个急迫的问题。本文将从对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入手,并从各国社会法体系的借鉴分析中,进而构建我国的社会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榕 《现代农业研究》2020,(12):139-140
对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如果缺乏深入研究,将无法理 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讨论二者关系的时候,应当对经济法和社会法进行法本质定位,否则就缺乏讨 论的前提,因此本文从两者的法本质研究现状入手,运用社会学的分析路径,提出了两者在法本质方 面的差异,以期获致对两者关系的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法团主义频繁地被用来分析社会问题,其特别重视协调与调整的问题,即如何将社会冲突转化为秩序。我国政府与NGO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国家法团主义特征,高度强调国家的控制。透过法团主义理论分析,要推进我国NGO的健康发展,改善政府与NGO的关系,需要打破国家与社会零博弈的现象,发挥政府能促性作用,使国家与社会相互增权,由国家法团主义迈向社会法团主义。  相似文献   
4.
自己的矛盾自己化解,这种土办法,正由社会法庭的实践探索,成为一种基层群众自治协商解决纠纷的乡土模式。刚一上任,一起上访达29年的棘手案件,就摆在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社会法官段德旺面前:东街村一对同胞兄弟茹祥喜、茹祥明,为宅基地边界打架,诉讼后,反目成仇。新乡县法院的判决长期执行不了,一方不断上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社会问题日渐凸显,而其中关于弱势群体问题成为了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党和政府在不断确立的发展观众,若是不能解决保护法,那么社会的经济与发展将不在稳定。因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体系建设、进行法律保护是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法学的角度,通过对经济法、社会法的视角来对弱势群体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提出可构建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互为基础、相得益彰,是我国长治久安的相辅相成的两套社会控制系统,把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治国方略的弘扬,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要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当前理论界对二者的关系存在不同认识。在法学界,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是社会法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本文认为,经济法与社会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两个并行的法律部门,二者既有根本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它们在发展中不会达到归并与融合,但其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