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430篇
农作物   143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番木瓜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4.
5.
6.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番木瓜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番木瓜的株性和抗病性等性状遗传、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离体培养、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育种等现代生物新技术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重点综述了番木瓜株性遗传、远缘杂交与胚胎学、基因工程在抗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RSV)品种培育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今后番木瓜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番木瓜环斑病毒株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PRSV株系特异性引物对PRSV的PRSV126(PRSV日本分离物)、Ys、Vb和Sm等株系进行RT-PCR方法鉴定,引物PR21/PR22能把Ys从Vb和Sm中鉴定出来,PR300/PR301则能把Vb从Ys、Sm和PRSV126中鉴定出来;用限制性内切酶Hae Ⅱ、Sau3A I和Hinf I对PRSV的PRSV126、Ys、Vb和Sm等株系进行单酶切RT-PCR-RFLP分析,Hinf I能把PRSV126与Ys、Vb和Sm鉴别开来,Sau3A I能把Ys与Vb和Sm鉴别开来,Hae Ⅱ则能把Ys与PRSV126、Vb和Sm鉴别开来;以P1/P2为引物,对Vb、Ys和Sm株系进行RT-PCR-RFLP-SSCP分析,结果能一次把三者较好地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番木瓜的保健药用与庭院栽培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番木瓜 (CaricaPapayaL .)又称木瓜、乳瓜、万寿果等 ,为番木瓜科 (Caricaceae)番木瓜属 (CaricaL .)多年生常绿乔本植物 ,原产于热带美洲[1] 。我国引入番木瓜栽培已有 30 0多年历史。《岭南杂记》对其植物学形态、结果习性、栽培方法和保健药用早有记载。目前 ,我国番木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及台湾等省区 ,其中以广东、福建、台湾出产的较好。番木瓜营养丰富、药食兼用 ,本文主要针对番木瓜的营养价值、保健药用及庭院栽培要点作一介绍。1 果实性状番木瓜果实梨形或长椭圆形 ,表面光滑 ;嫩时为青黄色 ,成熟后为橙黄色 ,…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木瓜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木瓜CaricaPapayaL ,又称木瓜 ,有“岭南佳果”美称。我国番木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及台湾等省 (区 )的南部。近年来 ,番木瓜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 ,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番木瓜易受番木瓜花叶病毒病危害 ,使生产和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为了减轻番木瓜花叶病的侵袭 ,现生产中大多采用种子繁殖苗木 ,冬季播种育苗 ,春季定植的方法。番木瓜种子发芽速度慢 ,且不整齐 ,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壮苗率 ,成为生产上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 ,笔者采用赤霉素 (GA3)、吲哚乙酸 (IAA)、萘乙酸 (NAA)等三种植物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