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806篇
农学   452篇
基础科学   577篇
  596篇
综合类   5701篇
农作物   193篇
水产渔业   333篇
畜牧兽医   1360篇
园艺   754篇
植物保护   31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973篇
  2010年   989篇
  2009年   789篇
  2008年   1188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雾霾天气下无人车行驶容易出现视野受限,导致防碰撞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GGNet网络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不断调整模型的权重和偏置,对收集雾霾天气下的图像和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模型的训练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无人车在雾霾天气下的防碰撞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无人车行业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防碰撞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实现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1981—2018年旺苍县及其周边共计16个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ArcGIS统计分析旺苍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并对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旺苍县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时间和生长期内积温、年日照时数总量都呈上升趋势,具有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降水量有下降趋势,呈北多南少分布特征.干旱频次波动较小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春旱、夏旱频次都呈西多东少特征,伏旱高发区在旺苍南部.暴雨频次随暴雨等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各级暴雨的空间分布均呈北高南低特征.秋绵雨频次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少西多.研究结果为提高旺苍地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及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苏中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较好。近几年冬春季大风大雪、低温寒潮和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给大棚青椒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常造成大棚青椒的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及时采取应对预防措施是促进大棚青椒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应对不同灾害天气采取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生产飞速发展,农业发展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受气象灾害的影响比较大,由此可见,对气象灾害预警的研究与应用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现状以及完善预警机制所采取的主要策略,既可以保证更有效地预防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气象灾害,又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青州市2019年年内重大气象灾害主要有寒潮、干旱、台风、冰雹、大雾等,共计特大暴雨1天、冰雹2次,大雾11天。青州市气象局准确及时预报预警,通过多渠道向决策部门、农业种植户和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做好防范措施,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共7次以减轻旱灾和雹灾。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广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线是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中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低空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和水汽条件,中层冷温槽、中低层低压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可能是强风暴系统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因素。飑线沿地面辐合线发展,造成了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7.
旨在满足马铃薯生产中茬口衔接、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利气候下稳产等对马铃薯出苗早、齐、壮的需求,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用基于有益活菌或工程菌提取物的5种生物制剂进行种薯处理,对多重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5种生物制剂较常规化学制剂,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种薯萌芽和芽根同生,出苗期提前2~7天,播种后49天的出苗率提高3.33%~17.78%。其中,表现最好的为酵母核苷酸衍生物和VDAL,种薯萌发和生根均显著高于对照。霜冻后,生物剂拌种处理在恢复前期促进植株生长,由此促进恢复后期的块茎发育,较常规化学处理增产8.39%~24.03%,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保产效果。多马道黑、酵母核苷酸衍生物、根肽和VDAL体现出较好的保产效果,可作为种薯处理剂投入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8.
运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从高空槽演变规律及物理机制方面对2014年8月31日至9月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东移南压,并配合低层低涡环流产生。9月1日凌晨分布不均匀阵性降水,由南支槽前不断生成和消亡的对流云团活动所致。9月1日午后,北支高空槽逐步南下,南压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巴彦淖尔市上空交汇,稳定西南暖湿水汽输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空强烈辐散通过抽吸作用引起低层强烈辐合,激发气流垂直上升运动并提供抬升动力条件。500 h Pa以上大气处于对流稳定状态,阻挡暖湿气流向上扩散,使不稳定能量在低层积累,提供能量条件。西南暖湿气流受阴山山脉阻挡和抬升,山前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冬半年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北方冷空气大举南侵时,所到之处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气温可达-1.3℃,高海拔山区可达-5~-7℃,并伴有大风和降水。在预报实践中发现,不同路径冷空气对诏安县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引起灾害程度等都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2006-2015年影响诏安县的冷空气降温特点进行分析,形成诏安县分类、分乡镇的预报服务指标,以期能在以后降温预报中运用,较准确地把握低温预报,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和降低农业损失。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