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严钦泉 《杂交水稻》1999,14(4):43-44
威优198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新恢复系198(来源于DT713/明恢63的后代)与V20A配组,于1993年育成的迟熟杂交晚稻新组合。1994年开始在湖南省多点试种示范和参加地(市)区试。1996年通过益阳市农作物品审小组审定,同...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沧麦15的生产特性,以2 a的区域生产试验产量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参试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通过抗性鉴定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抗旱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沧豆4号(沧8901)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83-D50(中黄2号)为母本,以品系7510为父本,采用有效杂交以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广。1999-2001年累计推广面积5万hm^2。  相似文献   
6.
优质抗裂金丝小枣新品种‘沧金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金1号’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选育。果实圆形,个大,纵横径平均为2.61 cm×2.58 cm,成熟果实紫红色,平均单果重8.3 g,最大单果重12.7 g,制干率60%,鲜果含可溶性固形物32.08%,Vc451 mg/100 g,干枣含糖量73.5%;味甘甜微酸,品质上等,可食率97%,肉厚核小,制干率60%,适于鲜食和制干。株行距3 m×5m,嫁接后连续3 a开甲,株产鲜枣20.5 kg,产量13.84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0%;连续4 a开甲,株产鲜枣21.5 kg,产量14.51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3%;连续5 a开甲,株产鲜枣23.5 kg,产量15.86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2%;耐瘠薄,抗盐碱,抗病能力强,抗裂果,裂果率低于3%;2010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正> 品种来源:沧豆4号(沧8901)系沧州市农林科学院1989年以中作83—D50为母本,7510为父本有性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2000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沧豆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75~80厘米,主茎15~16节,结荚高度10~15厘米。分枝1~1.5个,单株有效荚35个。圆叶,紫花,棕毛,亚有限结荚习性,落黄好。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深褐色。单株粒数85粒,单株粒重15~18克,百粒重20~23克。脂肪含量21.21%,蛋白质含量42.82%,符合国家优质品种标准(蛋白+脂肪为63%)。生育期93天,属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小麦抗逆育种奠定基础。[方法]结合沧麦12小麦品种的育种经验,阐述沧麦12的育种方法、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沧麦12节水、抗寒、抗病、丰产稳产,遗传背景丰富,适宜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冬麦区种植。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申请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公告号为CNA010879E。[结论]沧麦12的抗旱耐盐等抗逆性状与丰产性及产量潜力等性状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刘伟 《绿色科技》2012,(9):237-239
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沧湖湿地旅游资源现状及特色进行了总结及评价,对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了详细分析,围绕湿地的地域景观、民俗文化、生态科普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层次挖掘,从湿地保护与开发两个角度进行了湿地规划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其规划思路是湿地恢复为先,形成"景观可持续开发——文化可持续传承——生态可持续更新"的特色湿地保护与开发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新品种创玉198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方法,共设置5.25万株/hm2、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8.25万株/hm2和9万株/hm26个处理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创玉198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倒伏、倒折、空秆及主要病虫害发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渐趋严重,穗部主要农艺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愈趋降低;其最佳播种密度为6.75万株/hm2,超过7.5万株/hm2要获得高产将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