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2015~2016年进行了限水条件下施肥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底施三元素复合肥+春季浇2水(拔节水+开花水)的产量最高;在相同水分或肥力条件下对穗数的影响较小,穗粒数、不孕小穗数随着水肥条件的不同变化较大,说明在小麦生产中水分和养分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育成适合沧州地区生产的小麦突破性品种,利用矮败材料和优异抗旱耐盐亲本材料,建立盐碱圃和优良圃的双向交替选择,从而构建轮回选择群体,创新了矮败小麦轮回双向交替选择育种技术,实现了品种大量聚集有效的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使之充分重组累加,产生更多遗传变异。利用自然选择的方法加大逆境选择压力,培育品种的多抗性,并通过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方法选择培育出不同类型区的品种,培育出了沧核036等小麦品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设计建造的作物耐盐性鉴定模拟盐池设施,有效地控制了土壤盐分和水分。盐分含量年度间无明显变化,池间含盐量变异系数为1.66—0.73%。盐分垂直分布及运动规律与自然盐碱地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应用该设施已鉴定小麦品种2122份,取得较好效果。本设施适用于大规模品种资源研究,育种材料鉴定和作物耐盐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矮败小麦在选育育种材料、建立目标性状基因库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矮败小麦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抗旱节水高产新品种沧麦1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莉 《中国种业》2007,(4):55-55
沧麦119新品种以8341699为母本、以CA8694为父本有性杂交.历经16年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表现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特点突出。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050502.5。适宜黑龙港麦区中高肥力水平麦田种植。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我国乡村区划调整的背景,并以宿迁市大兴镇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村整合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矛盾,立足于建设新农村的实际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但是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薄弱的状况依然存在。大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增强农民防病保健意识,是解决农村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选择46窝仔猪,每窝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仔猪1日龄和7日龄分别肌注得米先0.5 mL/头,对照组则肌注生理盐水0.5 mL/头.结果试验组仔猪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仔猪发病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得米先对仔猪的日增重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小麦抗叶锈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小麦叶锈病的经济重要性和抗病育种在小麦病害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总结评述了建国后50多年来我国在小麦叶锈菌致病性和小麦品种抗病性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小麦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利用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在对病菌致病性和品种抗病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中,鉴定出41个生理小种。明确主要由突变和异核作用不断产生的新小种为导致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品种的遗传分化、混杂退化和布局利用、环境因素,特别是地理生态条件也有重要影响;研究建立了小麦叶锈菌DNA分子遗传标记体系,提出了治理对策。初步揭示了其抗病机制。总结提出了抗病亲本选配和杂交育种以及品种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