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4391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659篇
  99篇
综合类   4452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1111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683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检验实训课程是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单独设课的实践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茶叶企业经营状况,可以看到其中缺乏诸多经营元素,无论是市场化的经营理念,还是整个茶叶企业自身的完善度等等,其都很难满足当前茶叶贸易活动开展的具体需要。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企业翻译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状况分析入手,结合茶叶企业翻译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作用,结合茶叶企业转型发展的相关特点,从而探究茶叶企业走出去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梳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探讨其作为人才"供给侧"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侧"的策略与措施。研究结果有利于高职教育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人才供需平衡,也可为高职教育管理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茶文化开展中国对外贸易,礼尚往来,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原经济区所推崇的发展之道。现如今,为了进一步将茶文化在海外全面推广,发扬光大,基于茶文化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用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重点,这也满足了现代市场需求的一大热点。本文详细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契合关系和茶文化的渗透机制,分析了该地区茶文化在商务英语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章结合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现状和深化改革实际工作,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林区振兴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和想法,供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外语专业,并且在多年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外语人才。但需要注意的是,多数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水平都不算太高,同时教育模式的更迭创新也比较缓慢,使得外语人才的就业能力表现较差。本文先阐述了外语人才的基本就业现状,接着从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职能、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录用制度、构建完备的校企合作双赢格局、建立外语专业的产教结合模式四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外语人才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中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我国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及林业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期通过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促进林业企业转型。应用知识转移基本理论构建东北国有林区多层次知识转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林区职工、家庭和林业企业3个层面的知识转移机理。研究表明:增强林区知识转移个体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程度、占据更多的结构洞位置以及提高个体网络中心度和凝聚程度有利于知识获取和内化;林区待岗职工与利益相关者的弱联系有利于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国有森工企业由于过度嵌入社会网络,知识内化和创新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第三届江苏省百万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暨第七届全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在句容市成功举办。竞赛由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省农机化服务站承办,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全省13个设区市的38名选手参加了竞赛。省农业农村厅沈毅副厅长出席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讲话,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巫建华书记、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境,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综合效益中,主要产生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探究祁连林区森林草原防火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6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348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脆弱异质性家庭对停伐政策的态度及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法将348户职工家庭分为脆弱性家庭和非脆弱性家庭,描述性分析2组样本家庭对停伐政策的态度及认知情况,利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脆弱性与非脆弱性家庭对停伐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脆弱性家庭对停伐政策的了解程度及执行情况的评价均高于脆弱性家庭,脆弱性家庭相对非脆弱性家庭对停伐政策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相对较低。脆弱性家庭和非脆弱性家庭对停伐政策的态度受户主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政策认知特征变量的显著影响,但脆弱性家庭变量参数估计绝对值相对更大,因而停伐政策对脆弱性家庭有着更为敏感和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