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4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林业   1144篇
农学   1439篇
基础科学   9172篇
  1450篇
综合类   9353篇
农作物   944篇
水产渔业   1034篇
畜牧兽医   3894篇
园艺   823篇
植物保护   218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726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674篇
  2015年   900篇
  2014年   1765篇
  2013年   1562篇
  2012年   2115篇
  2011年   2029篇
  2010年   1911篇
  2009年   1778篇
  2008年   1928篇
  2007年   1774篇
  2006年   1592篇
  2005年   1252篇
  2004年   948篇
  2003年   893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595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料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缓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殖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殖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 kg/hm2。  相似文献   
2.
牛晓鸣 《中国饲料》2021,1(3):151-151
饲料添加剂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初期,基于动物营养理论和饲养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提高动物的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健康生长。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饲料添加剂不再局限于微量营养素,逐渐扩展到酶制剂、生物添加剂、功能性寡糖、生物活性肽、核苷酸、甜菜碱、有机微量元素等新型饲料添加剂,这为饲料的配制研发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3.
4.
传统喷雾机械通常仅关注无生命的机械作业性能,而忽略了有生命的植物因素,造成喷雾机械智能化水平不高。文中在分析农林植物表型对喷雾机械设计方法和喷雾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开展的智能喷雾机械研究,提出基于植物表型的智能喷雾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展望,探讨分析基于农林植物表型特征参数的新型、高水平智能化喷雾机械,并指出农林植物表型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绿色智能喷雾机械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6.
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与工匠精神存在紧密关系,需要对其予以融合。为了提升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的质量,引入思政教育极为重要,其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主要以机械基础类专业教学为例,分析了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联系为切入点。同时,通过调整教学思路与路径,结合机械发展史展开思政教育,引入大国重器实际研发案例,落实全面评价这些思政教育的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季大棚番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荣威"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设置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CK;依据目标产量计算全氮处理,T1;减氮30%处理,T2;増施20%有机肥处理,T3),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土壤酶活性、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番茄株高和茎粗与T1处理差异均不明显,显著高于CK和T3处理;采收盛期T2处理4种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及肥料利用率均最高,春季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分别为36.66%、60.51%、26.19%,肥料偏生产力为237.17kg·kg~(-1);每667m2产量为9 952k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较T1处理显著提高79%。因此,T2处理(每667m~2施入N:21.01kg;P_2O_5:2.71kg;K:18.24kg)产量最高,施肥效果最佳,推荐为杨凌区春季番茄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力求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现阶段,决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绿水青山。林业树木栽培对于增加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树木栽培的质量与效益,从甘肃省临夏县机械植苗造林技术要点入手,探讨了有关问题,以期能够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今日养猪业》2021,(2):19-19
养猪业是否赚钱,关键在于对母猪的饲养管理。要想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在相同条件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母猪饲养管理的相关工作。母猪是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发动机",做好母猪的体况管理有助于维持母猪群的健康,提高母猪群饲料利用率,延长母猪群使用年限,充分发挥母猪的遗传潜力和提高母猪终生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