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余 《上海茶叶》2006,(3):10-11
1.1月2日,江苏徐州举办首届铁观音斗茶赛,有19个茶叶经销商和茶社参加;  相似文献   
2.
8月19日,大型高清数字电影《茶王》在福建武夷山市开机,著名喜剧明星潘长江、常宝华为高清数字电影《茶王》开镜。该片以斗茶大会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将再现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  相似文献   
3.
斗茶     
董国宾 《中国林业》2010,(14):41-41
<正>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样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  相似文献   
4.
刘志一 《农业考古》2004,(2):168-170
湖南株洲伏羲仙庄博物馆收藏1件特大型龙纹兔毫釉窑变建盏,盏边外径222毫米,圈足外径48毫米,高76毫米,胎厚8毫米,重615克,比现代同样大小厚薄白瓷大碗重100克左右,手持有重如铁之感。击之,声如磬,非常悦耳,内壁基本平整光滑。底色为玳瑁黄,面釉为黑色,由上而下呈现多层圆圈,并因外壁的剔花龙  相似文献   
5.
茶是怕比的。好茶是比出来的。茶王是不怕比的。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化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更绚丽的篇章,在众多的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当时茶文化的面貌,为后人认识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饮茶史话     
我国是茶的故乡。在远古时代 ,人们把茶叶当作一种药材 ,称为“荼”(《说文解字》)、为“”(《尔雅·释木》)。“茶”字出现较晚 ,始见于盛唐时的《开元文字音义》。但茶的药用价值早为人们所认识。《诗经·谷风》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神农食经》说 :“利小便 ,去痰热 ,止渴 ,令人少睡。荼茗久服 ,有力悦志。”东汉华陀《食论》也说 :“甘荼久食益意思。”茶作为饮料究竟始于何时 ,历来说法不一。据《华阳国志》记载 ,传说周武王伐纣后 ,巴蜀等西南小国曾将其所产茶叶作贡品献给周武王。茶作为饮料的正式记载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  相似文献   
8.
汤花形成的基础及影响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鉴舜  叶宝存 《福建茶叶》1993,(2):18-21,30
汤花是斗茶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宋代人们把茶碾成粉末,通过细筛,取一定量茶末加沸水冲泡,并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汤产生泡沫,一定量的泡沫聚集物,即为汤花。 斗茶是一种竞技,又与茶叶品质和泡茶水质有关。宋代斗茶胜负,以汤花的色泽、  相似文献   
9.
斗茶集》是民国时期巴蜀文人的一次斗茶令次韵赋诗的文化活动,参与者有被称为"晚清诗林之鹤"的大诗豪赵熙、成都著名诗人林思进与他们的弟子朋友们。《斗茶集》中具有丰富的茶文化,多种茶名,各种有关茶的历史人文典故;集中诗还描写了茶与酒之间微妙的关系;民国巴蜀著名文人与高僧交往,而媒介就是茶,所以茶、文人和高僧三者就产生了有趣的关系。《斗茶集》还体现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为闽国,建瓯为建州,霞镇村一带为北苑里(明代初年东吉里划入,改为吉苑里)。其时这里有位茶园业主,姓张名廷晖(字仲光,号三公)。他于闽龙启元年(933)将其住地凤凰山及其周边三十里茶园敬奉给闽国设为北苑御茶园,闽王因此封他为“阁门使”。自有了御茶园的献立及其以后的繁衍,中国茶业便开始走向高峰。首先是自闽国开始,历代朝廷都在建州(后又称建宁府)建“龙焙”(即御焙)、设茶衙,置官督制,并在全国产茶区施行茶政及其榷茶制度,由此促进了国内茶树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青采摘、茶品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