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斌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5):31-31
2005年6月,某养殖户饲养的1000余只雏鹅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曲霉菌病,发病率30%,死亡率14%。经笔者综合诊断为曲霉菌病,用制霉菌素等药物治疗,该病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2.
97鹅常用的抗真菌和抗病毒药有哪些?制霉菌素。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属、烟曲霉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细菌无效。混饲,每千克饲料拌50~100万国际单位,连用1星期。  相似文献   
3.
一、病原及流行曲霉菌是多种禽类都能感染的一种霉菌性疾病,又称霉菌性肺炎。致病性的曲霉菌种类很多,常见并且致病性最强的是烟曲霉菌,此外还有黄曲霉菌、黑曲霉菌、棕曲霉菌等等。因曲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因此常污染饲料和垫料、饲槽、孵化器等。此菌对物理、化学因素有很  相似文献   
4.
5.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口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  相似文献   
6.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中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著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添加制霉菌素组比丙酸钙组保质期延长10d,颗粒料保质期可延长20d左右.几种处理条件下,当日粮中真菌总数发生明显变化时,饲料中CO2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应用饲料中CO2含量作为衡量霉菌总数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丹东某县一肉鸡户,饲养双A肉鸡6000只,12日龄出现采食量下降,死亡鸡只剖检见肌胃病变,先按腺胃炎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后按改变治疗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现将治疗过程汇报、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明确取食制霉菌素处理的水稻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制霉菌素处理的水稻饲养褐飞虱,检测虫体内相关解毒酶含量与活性以及尿酸酶基因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取食制霉菌素处理的水稻,褐飞虱体内芳香基酰胺酶(aromatic amidase,AAD)含量前期下降,后期抑制作用逐渐消失,酶含量回升;虫体内O-脱乙基酶(O-deethyl enzyme,ODEE)含量在72 h的处理时长内显著低于对照;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活性在不同浓度制霉菌素的处理下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高浓度制霉菌素(600 U/mL)处理的褐飞虱种群体内的CarE和GST的活性在处理时间段内均呈现诱导-抑制-诱导的现象,而中(300 U/mL)、低浓度(150 U/mL)处理种群中两种酶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取食不同浓度制霉菌素处理水稻的褐飞虱种群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尿酸酶基因在24 h、48 h之后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取食48 h后,包括对照在内的4个处理尿酸酶基因相对转录水平均有下调趋势,当处理时长达72 h时,尿酸酶基因相对转录水平呈现上调趋势,但取食不同浓度制霉菌素处理水稻的褐飞虱种群体内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取食不同浓度制霉菌素处理的水稻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4种主要的解毒酶具有不同的影响;制霉菌素处理可通过减少类酵母共生菌数量从而降低尿酸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5月20日蔡某从外地引进皖南土鸡6200只。5月26日突然发病,当日死亡110只,到5月29日共发病2390只,有的还下痢,发病后饲养员在饲料中按比例投放痢特灵,氯霉素疗效不显。4d时间累计发病死亡280只。1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在田间快速分离马铃薯致病疫霉菌株,同时能将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有效地纯化出来,对在黑麦培养基中添加制霉菌素配方和红药水配方分离致病疫霉菌株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从田间马铃薯病叶上直接分离致病疫霉菌株时,制霉菌素配方的纯化率高于红药水配方,分别为74%和52%;在分离实验室受杂菌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时,红药水配方的纯化率高于制霉菌素配方,分别为78%和36%;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制霉菌素配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红药水配方,两者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5.79%和18.63%;然而,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产生孢子囊的数量、孢子囊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释放、致病疫霉菌丝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在3个感病马铃薯品种上的致病性也均没有明显影响。田间病叶上采集的致病疫霉菌株在制霉菌素配方的黑麦培养基冻存管中20℃最长可保存16个月,表明制霉菌素配方更适合于田间快速分离纯化致病疫霉菌株,而红药水配方更适合于分离纯化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