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语》和《傅子》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在思想源流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通过对二者政治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傅子》不仅继承了《论语》的政治核心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很好地契合了“外儒内法”和“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此外,该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儒家学派在特定时期的发展倾向,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州——中原古都,交通枢纽,自古就是兵家与商家的必争之地。古曰:成大事者,一曰上应天成,其势使然;二曰坐拥地利,其神聚矣;三曰人聚之合,所向披靡。谓之“天时地利人和”。牧鹤集团正是看准了这一机遇,立足中原,问鼎世界。牧鹤人秉乘“内圣外王”的信念,以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使牧鹤集团在激烈的饲料兽药竞争中谱写出传奇的篇章,创造着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在挖掘原始儒家道德理想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原始儒家道德至少可以为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提供如下启示:(1)必须给道德之于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以客观的定位;(2)必须把社会道德理想的设置与人民的幸福安康结合起来;(3)必须将道德理想的超越性与实现的逻辑可能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篇》,它的提出有着当时社会历史与学术思想文化上的背景。庄子之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并不是通过从正面界定其内涵,而是通过考察诸家对“内圣外王之道”的认识和运用上的偏差而提出来的。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庄子特色的认识论上的意义,其认识论上的意义主要关涉认识的层次、对象与认识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道管理中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哲学,它反映了"内圣外王"的管理思想。"内圣"就是"修己"养德;"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从几十头母猪发展为几千头的规模,从夫妻档发展到几十甚至几百名员工,猪场规模不断扩大,而管理水平却没有随着猪场的发展而同步提高,出现管理上错位、越权和代劳等问题。本文浅谈"王道管理",以供猪场在管理上参考。"王"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王"字简简单  相似文献   
6.
内圣外王”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活的灵魂。“内圣”可比拟一个民族之精神、灵魂气质或整个国民之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文化精神素质;“外王”可谓表现于外之社会风气、社会国民士气及其开拓之国富民强、综合国力之景象。内圣化对于现代组织而言可谓一种深厚的组织内凝力、高度的自觉融合境界;组织的内质对应的外观将是一个有至高信誉、良好形象、创造惊人效益的强大实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