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礼"是先秦儒家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核心范畴。儒家的教育理论是完全依靠"礼"如何与其他范畴互相关联而形成发展的。尤其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仁"、"人性"和"文"等范畴对体现出"礼"的教育内涵是不可缺少的。"仁"只有通过"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性"也依靠"礼"的内化过程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礼"是文明化了的传统中分化、发展下来的一切标准,"礼教"是以"博文"与"约礼"为主要内容而培养君子的先秦儒家的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3.
吴十洲 《农业考古》2007,(1):121-126
一、祖庙祭祀中的礼器使用与偏重于用牺牲祭祖的殷人相比,周人则更强调用礼器来祭祀先祖。然而这并不是说殷商不用礼器祭祖,相反用牲与用器原本在古人的祭祀中就是不可分的,这里强调的是两个相关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与其比率关系。同时,应当指出的是,由殷人偏重用牲到周人偏重用器似乎是一个发展过程。见于殷墟甲骨的用牺牲于祭祖的卜契很多,很普遍,诸如:  相似文献   
4.
也谈福建贝丘遗址消亡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丘遗址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人类生活居址,其生产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暖、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密切相关,当时的人们以贝类为主要食物并定居从而形成贝丘遗址的聚落形态。但是导致贝丘遗址消失的原因除环境因素外,还不得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蔡保全先生在《从贝丘遗址看福建先民的居住环境与资源开发》(《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一文中对福建贝丘遗址的消亡原因的探讨,笔者认为有商榷余地。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便开始采捕珍珠。先秦以迄西汉中期,出土珍珠的墓葬或规模宏大,或随葬品丰富,反映出这一时期珍珠作为昂贵奢侈品流通的属性。而西汉中晚期以来,尤其是东汉时期,珍珠较多地在中小型墓中出现,表明珍珠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随着岭南珍珠开采和贸易的兴起,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先秦至汉晋时期,珍珠被广泛应用于装饰、丧葬、美容等领域,并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文化含义,从而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一、变异的表现夏代的婚礼仪程已不可考,商代的婚礼仅分为议婚、定婚、请期、亲迎四程式,发展到周代,则形成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仪礼.士婚  相似文献   
7.
张平真 《中国蔬菜》2011,1(3):22-27
 蔬菜是人们日常必需的食物,为了实现周年均衡供应的目标,通常采用露地和保护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蔬菜栽培。我国蔬菜的保护地栽培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蔬菜保护地栽培专家刘步洲先生,蔬菜栽培专家蒋名川先生,以及胡绪渭、叶静渊和朱洪涛等人,对我国蔬菜保护地栽培的悠久历史都早有论述。近日经笔者进一步钩沉、推究,又有所发现和补充。现在刘、蒋两位先生均已作古,为了追思、缅怀先师,现将前人研究成果和本人的补充意见整理成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陆涓 《农业考古》2012,(4):164-167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史前开始就以谷物为主食,并辅以蔬菜等植物类菜品,因而传统饮食文化源于农耕文明,并随着农业文明的进化而发展。据考古发现,传统饮食文化之所以蔚为大观,并且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已显示出特有的重要性,恰恰因为从那时起,饮食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就不仅仅是满足生理温饱的一种生物学手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先秦人民对自然物图腾、动物图腾、植物图腾的崇拜发现,图腾崇拜中蕴含着追求与自然协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意识。发掘、探讨这种有益的生态意识,能更好地汲取古代生态文化的财富,服务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情感执笔,抒写年华,古人对于文字的执着与诠释,造就了年代芳华里的文学财富,追溯先秦,更能从歌辞美好的情感中得到力量,深省自知,追求真善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