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3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510篇
林业   1163篇
农学   1016篇
基础科学   1351篇
  825篇
综合类   7956篇
农作物   627篇
水产渔业   475篇
畜牧兽医   2632篇
园艺   1006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521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172篇
  2011年   1051篇
  2010年   976篇
  2009年   1048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990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紧扣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重点,以勇当农村改革探路者为使命,奋力种好农村集成改革"试验田"。"三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核心指标领跑全区,网上办事率98.5%,网上申请率98.5%,按时办结率100%, 率先在全省推进"肥药两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2.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有效防治的生防菌,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69-1,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并用该菌株进行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菌株69-1处理烟株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上中下部烟叶单叶干重、最大叶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且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60.42%,同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初烤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菌株69-1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烟叶品质更佳。该菌株菌剂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烟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而且还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可为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根砧苹果苗木近年来由于易管理、丰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建园者的首选,但是由于自根砧苗木根系为须根系,大的侧根少,苗木挖掘后保护措施不当极易失水,栽植后成活率低,导致建园失败。苗木长途运输、异地建园做到根系不失水最关键。2019年冬季,笔者从陕西扶风引进5万株3年生自根砧苹果大苗,在四川盐源县进行建园,从苗木的挖掘到栽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目前,苗木保存良好,无1株失水干枯。  相似文献   
4.
冀西低山丘陵区属半干旱区,植被生长困难,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工程整地措施,营造以核桃、板栗和紫穗槐为主的水保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是冀西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地综合治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也是农民创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水分状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药的水分赋存状态的变化,以襄阳道地山药为材料,分别在60、70、80、90、100 ℃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差式量热扫描(DSC)技术,每隔15 min测定山药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60~90 ℃条件下,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的降速越快。山药的T2弛豫图谱有3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随干燥进程的延续,各峰面积均明显减少,其中自由水所在峰的面积降幅最大,表明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散失最多,而且自由水逐渐向半结合水和结合水迁移,冷冻峰和解冻峰也随之变小。但在100 ℃下干燥时,样品可能因表面板结导致干基含水率、低场核磁吸收峰升高,冷冻和解冻峰面积增加。因此,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山药的热风干燥温度不宜高至100 ℃。  相似文献   
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活化农村地区,并可促进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韩国的六次产业政策即是为促进农村地区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出的.首先对韩国六次产业政策及发展情况等进行概述,然后对农村融复合产业示范区、推荐的农村融复合产业优秀案例及近2年农村融复合产业竞选比赛的获奖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在农村产业融合方面存在法律制度和促进办法缺乏、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和品牌化战略不足、地域特色缺乏、参与项目类型较单一及农村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最终提出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培育产业融合主体、构建政策关联体系、做精做宽二三产业及加快优秀示范区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龙葵吸收镉(Cd)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贵州地区黄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龙葵,待龙葵生长60 d后,将不同浓度的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及其复合处理(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以溶液形式加入土壤,以添加500 mL去离子水为对照(CK),1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对龙葵生长及吸收转运重金属Cd的影响.[结果]柠檬酸添加量为2.5 mmol/kg时龙葵单株生物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6.75%(P<0.05,下同),其他处理的生物量均低于CK.3种有机酸均能强化龙葵根、茎、叶和果实对Cd的吸收,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果实,且均在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达最大值,分别为CK的1.68、1.53、1.21和1.32倍.添加2.5 mmol/kg酒石酸和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作用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其中,添加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81.相对于单一有机酸处理,复合有机酸处理对龙葵富集Cd的能力无明显优势.[结论]添加适当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各部位对Cd的吸收及土壤Cd从地下向地上部转移的能力,促进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其中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相对较高且富集系数最大,对土壤中Cd的植物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苏棉15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病性、抗虫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学研究中,植被空间异质性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不同植被指数空间异质性的多尺度效应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文中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在内蒙古鄂温克旗对典型草原不同利用程度的植被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nn-kendal秩次相关法用于植被异质性分析可解释异质性的多尺度特征。禁牧可导致典型草原NDVI的异质性增加,在50m的样线内出现显著性变化的拐点5次,从禁牧到重牧过程异质性呈降低趋势。轻度放牧可促进植物种丰富空间异质性增加,在样线内出现显著性变化的拐点2次,高于其他放牧强度。过度放牧使植被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异质性程度极大降低,使植被特质趋向均质化。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多样性空间异质性影响较小,在样线内都未出现显著性的拐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水稻幼苗根系NH_4~+、K~+吸收的交互作用,深化水稻养分吸收理论,【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对低钾及高钾浓度下水稻在有铵和无铵时的K~+吸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钾浓度下水稻根系NH_4~+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1)当K~+0.2 mmol/L时,水稻根系通过高亲和转运系统吸收K~+服从Michaelich-Menten动力学方程;NH_4~+的存在显著降低K~+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且降幅随着NH_4~+浓度的增加而增大;NH_4~+对水稻根表载体与K~+的亲和力(Km)影响较小,在1.62 mmol/L NH_4~+浓度下,水稻品种齐粒丝苗和沪科3号的Km分别下降了12.33%和16.46%,远低于Vmax 47.30%和39.21%的降幅。2)当K~+0.5 mmol/L时,水稻根系K~+低亲和转运系统发挥作用,K~+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呈不饱和特征;但在相同K~+浓度下,水稻根系的K~+吸收速率随NH_4~+浓度的增加而下降。3)水稻根系对NH_4~+的吸收速率随着NH_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NH_4~+浓度下,水稻根系对NH_4~+的吸收速率受K~+浓度的影响很小。【结论】NH_4~+抑制水稻苗期根系K~+的高亲和转运和低亲和转运,NH_4~+对K~+高亲和吸收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铵竞争细胞膜上的钾载体所致;外界K~+浓度的变化对水稻幼苗的NH_4~+吸收速率影响很小。水稻铵钾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NH_4~+对K~+吸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