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07篇
  58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杉木或湿地松为主要树种,用南酸枣、檫树、樟树、乐昌含笑、福建柏、鹅掌楸、蓝果树等作伴生树种,开展了13个类型的混交林试验研究,在定性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初选出9个比较优良的混交类型,再依据Ii=P1h/H+P2d/D+P3v/V计算出混交类型的优选指标,用I标准=I单均+aδn计算出类型的优化标准为6.12.据此对参试的混交类型进行优选,选出的最佳混交类型为杉木+南酸枣、杉木+檫树、杉木+樟树和湿地松+鹅掌楸4个混交类型,供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动识别雌雄蚕蛹的技术与设备,是解决蚕种生产人工鉴蛹人力短缺和保证鉴蛹正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以6个家蚕品种的蚕蛹供试,利用自制的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进行雌雄蛹的鉴别。分别以3种采谱条件采集各供试家蚕品种蚕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以采用全谱和经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优选后的波长变量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的雌雄蚕蛹识别模型。测试结果显示,在3种采谱条件下,以单个家蚕品种的光谱数据建模时雌雄蚕蛹鉴别的正确率达100%;多个家蚕品种的蚕蛹混合后采集光谱数据建模,其中采用方法 a(积分时间8 ms,扫描次数5次)、方法 b(积分时间为8 ms,扫描次数10次)、方法 c(积分时间20 ms,扫描次数10次)获取光谱数据建模的鉴别正确率分别达94.2%、95.2%、100.0%。选择高速采集光谱的方法 a,经CARS法优选波长后建模的测试结果优于经UVE法优选波长建模的结果,对校正集、交叉验证集和预测集蚕蛹样品的雌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100%和96.2%。研制的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及建立的检测方法与模型,可应用于蚕种生产中快速鉴别分选雌雄蚕蛹。  相似文献   
3.
用归湖酸桔、红柠檬、福桔、化桔、江西红桔和枳等6个砧木品种嫁接孚优选蕉柑,对不同砧穗组合孚优选蕉柑的亲和力、树体生长特性、早结丰产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等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枳不宜作孚优选蕉柑砧木,红柠檬效果不好,归湖酸桔、福桔、化桔、江西红桔适宜作孚优选蕉柑砧木,特别是江西红桔砧综合性状最好,适宜在丘陵山地密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紫芦湖良种场和宿州市禾香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选育优质高产稳产萝卜新品种,调整我省蔬菜品种结构, 保障蔬菜供应,2003年对宿州青萝卜主产地埇桥区高滩乡、 褚兰镇保庄村、萧县帽山等的栽培品种搜集、 对比筛选、 单株留种;2004年对筛选的主要株系进行品比试验和优选及单株留种;2005年对优选株系进行自然杂交混选并优选株系;2006-2008年优选出性状稳定、 品质优良、综合抗性较好的株系QZ07-12-36-45;2009-2010年进行生产比较试验和示范试验并推广;201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安徽省及上海农产品博览会上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5.
基于GF-6卫星影像多特征优选的酿酒葡萄精准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源遥感信息和特征优选是提高农作物识别精度的重要支撑,高分六号(GF-6)卫星作为首次引入红边波段的国产卫星,其丰富的光谱信息为作物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该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2018年6月-2019年3月的GF-6数据,充分利用红边优势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植被指数特征,构建多种特征组合方案,并根据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重要性进行度量,选取最优特征组合对酿酒葡萄进行精准识别。结果表明,与单一特征相比,多源遥感特征的增加显著改善了酿酒葡萄分类效果,其中,植被指数贡献程度最大,光谱特征次之;基于随机森林的优选特征组合分类效果最佳,其中,总体分类精度为94.15%,酿酒葡萄用户精度为94.23%,制图精度为92.59%;以实地调查的4个酒庄为验证区,将酿酒葡萄提取结果与统计数据进行对比,面积相对精度均在70%以上,其中优选特征结果相对精度在90%以上,研究结果将为国产卫星红边波段在植被分类和识别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桂芋2号是在桂芋1号体细胞突变产生的组培变异株中筛选出的优变异单株,通过茎尖组织培养扩繁、多年大田栽培观察、反复优选、组培提纯复壮培育而成.在水田和旱地(有灌溉设施)种植表现优良,水田产量2 500~3 800 kg/667 m2、旱地产量2 200~3 000 kg/667 m2,其中母芋占产量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是评价桑椹鲜果品质的重要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实时无损地检测桑椹鲜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首先用手持式Micro NIR1700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桑椹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桑椹鲜果SSC预测模型,并用随机蛙(Random-frog)和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2种方法筛选出最优波长变量,提高PLS模型预测精度。经过1阶求导(1stDer)、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均值中心化(MNCN)相结合预处理后的全波长光谱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校正集与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916 1和0.925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85 8°Brix和0.654 3°Brix。相较于Random-frog法,用CARS方法优选出19个波长变量,所建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校正集与验证集的R2分别为0.933 2和0.943 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82 0°Brix和0.582 8°Brix。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手持式Micro NIR 1700型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用于现场对桑椹鲜果SCC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糊优选与评价原理,对大坝安全改造顺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一个实例。该方法计算简便,能综合考虑各类不同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公正合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属性识别模型在水利水电规划方案综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利水电规划方案综合优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水利水电规划方案综合优选属性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反映评价指标特征值之间差异性的参数——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小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且模型求解方法简单易学。实例分析表明,这一模型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植物根系原位形态可视化研究的需要,利用Matlab提供的图像处理算法,编制了根系断层图像分割处理算法的优选整合程序,用多种不同算法组合对根系CT原位图像进行实例检验,采用最终测量精度法作为评价准则,对分割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90%的置信水平下,处理模块的不同组合顺序以及每个模块中不同算法的选择对最终分割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各因素对分割效果总变异贡献率的大小排序为分割(46.1%)、灰度调整(17.9%)、分割前滤波(4.5%)、分割后滤波(2.6%)、执行序列(0.5%)。根据所设计的实验例证,提出了处理流程及算法中的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