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基因打靶技术选育获得的一类家蚕品种,仅有雌性个体表达红色荧光蛋白。针对这一特性,为实现家蚕雌雄蛹鉴别自动化,采用特定波长的绿光(550 nm)照射蚕蛹,雌蛹可激发出明显的橙色荧光,结合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雌雄蚕蛹高速分选机。利用样机实现了对雌雄蚕蛹的高速分选,分选速度可达90粒/min,精度为100%。设计的样机不仅减轻了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鉴蛹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吴波  佘进  杨云艳 《北方蚕业》2022,43(1):56-57
采用BR/SCS18021型自动化蚕蛹雌雄高速鉴别机鉴蛹,提高了工效,雌雄蛹鉴别正确率可达98%。文章介绍了蚕蛹雌雄高速鉴别机的使用方法,总结了机器使用过程中的模板建立、感温、鉴蛹适期、速度调控、蛹体保护以及清洁消毒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家蚕雌、雄蛹鉴别和分离是家蚕杂交种生产的必须环节。目前雌雄蛹鉴别、分离主要依靠熟练技术工人通过肉眼和手工进行。为了将来开发一种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离雌雄蚕蛹的装置,选取6个品种的雌、雄蚕蛹各约20粒,建立了蚕蛹体形图像数据库。结果表明:从该数据库可以获得用以区分雌雄蚕蛹的体形数据。对蚕蛹体形图像数据库的初步应用显示:从数据库中获取的蛹体重、体长、体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识别和区分不同品种的雌雄蛹体。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雌雄蛹体形特征,开发雌雄蛹分离装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雌雄蛹自动分选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雌雄蚕蛹分选是制造优质蚕种的重要环节。依据雌雄蛹体重量和体形大小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 ,研制成功三段式雌雄分选机。经生产测试 ,每小时可分选 135 96kg茧的蚕蛹 ,分选雌雄蛹的误鉴率平均为 3 18% ,比人工分选的准确率高 ;通过调节分选孔的大小 ,准确率可达 99 5 %以上 ;在复眼着黑后分选对蛹体无损伤。机械操作简易 ,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文昱 《四川蚕业》2012,40(2):14-15
<正>利用斑纹鉴别雌雄的家蚕限性品种,在4龄期提前雌雄分离,淘汰部分雄蚕,不但可以缓解蚕种场种茧期劳动力紧张的矛盾,而且对提高千克茧制种、保证彻底杂交也具有现实意义。目前,蚕种生产面临劳动力日益紧缺,日工资上涨,鉴蛹熟练工减少的矛盾,对此,我们从2009年开始对限性品  相似文献   

6.
蚕蛹雌雄识别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到蚕种杂交率。现有的蚕蛹识别算法多数是以高光谱或近红外相机拍摄的图片作为输入,所需成像设备价格相对昂贵,且高光谱算法的高数据量与高计算量进一步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应用成本。以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蚕蛹图片作为识别输入,提出了基于梯度特征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蚕蛹雌雄自动识别算法。设计了包含4层卷积层的CNN,首先提取蚕蛹灰度图像的高级抽象特征,同时提取蚕蛹梯度图像的梯度直方图(HOG)特征,接着将高级抽象特征和HOG特征通过级联的方式进行融合,最后在现有数据训练集上最高达到100%的识别率,测试集的识别率平均可达95%左右,最高达到97.21%。试验数据表明蚕蛹图像的梯度特征也是蚕蛹雌雄识别的重要特征。提出的算法不需要红外或高光谱图片作为输入,降低了数据采集的设备成本和识别计算量。  相似文献   

7.
家蚕幼虫体内的活性物质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在家蚕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以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感染家蚕幼虫生产蚕蛹虫草,分别以20个家蚕品种的5龄第3天幼虫作为寄主,调查96 h家蚕感染率、10 d出草率及蚕蛹虫草中的DNJ含量,筛选蚕蛹虫草产量高且富含DNJ的家蚕品种。结果表明,蛹虫草菌对不同家蚕品种幼虫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感染率和10 d出草率均达到100%;不同家蚕品种5龄第3天幼虫制备全蚕粉样品中的DNJ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家蚕品种楚玉样品中的DNJ质量分数最高达0.557 5%,用不同家蚕品种5龄第3天幼虫培育的蚕蛹虫草中的DNJ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用家蚕品种东四单幼虫培育蚕蛹虫草样品中的DNJ质量分数最高达0.239 7%。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不同家蚕品种幼虫接种同一株蛹虫草菌对人工培育蚕蛹虫草的出草率没有影响;蛹虫草菌在蚕体内生长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降低蚕体原有的DNJ含量,家蚕品种东四单的5龄幼虫可用于生产高DNJ含量的蚕蛹虫草。  相似文献   

8.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是评价桑椹鲜果品质的重要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实时无损地检测桑椹鲜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首先用手持式Micro NIR1700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桑椹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桑椹鲜果SSC预测模型,并用随机蛙(Random-frog)和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2种方法筛选出最优波长变量,提高PLS模型预测精度。经过1阶求导(1stDer)、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均值中心化(MNCN)相结合预处理后的全波长光谱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校正集与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916 1和0.925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85 8°Brix和0.654 3°Brix。相较于Random-frog法,用CARS方法优选出19个波长变量,所建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校正集与验证集的R2分别为0.933 2和0.943 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82 0°Brix和0.582 8°Brix。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手持式Micro NIR 1700型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用于现场对桑椹鲜果SCC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9.
初步研究了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模式识别快速鉴别家蚕品种的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模式特征分析,完成特征提取后,将获得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建立了三层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试验采取4个品种的蚕种,应用所建立的PLS-BP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预测,准确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几种消毒药剂对蚕蛹羽化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蚕种生产上实用有效的蚕蛹消毒剂,用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3%、0.5%的漂白粉液对蛹体消毒,结果使蚕蛹的羽化率降低1.2%~7.8%,且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越高,对蛹体的刺激越大,对蚕蛹羽化的影响也越大;用402防僵液对蛹体消毒后蚕蛹羽化率明显降低,因该药剂只对家蚕真菌病具有防治效果,而对细菌类败血病的防治效果差,所以不宜用于蛹体消毒;用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3%的蚕用消毒剂消特灵主剂溶液进行蛹体消毒,不仅能有效杀灭病原菌,而且对蛹体的刺激小,有利于蚕蛹羽化,适宜用于蛹体消毒。  相似文献   

11.
龚大刚  鲜跃荣  冯光强 《蚕业科学》2017,43(6):1039-1044
以体质强健好养、茧丝优质高产、蚕种易繁育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对蚕茧产量高的家蚕品种锦7进行纯系分离育成新品种锦,将茧丝品质优的家蚕品种绫14与绫4杂交育成新品种绫,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7与限1杂交育成新品种苑,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8与限2杂交育成新品种州,并将4个新品种组配成具有幼虫斑纹限性特色性状的春秋兼用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锦·苑×绫·州。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实验室共同鉴定中的成绩良好:春季饲养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6.42%,全茧量2.10 g,四龄万蚕产茧量20.86 kg,与对照菁松×皓月比较,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06 g、0.67 kg;秋季饲养的茧层率23.68%,四龄万蚕产茧量18.16 kg,鲜茧出丝率17.89%,与对照夏芳×秋白比较,分别提高0.51个百分点、0.4 kg、0.4个百分点。此外,利用限性斑纹性状在幼虫期区分雌雄,可节省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蛹鉴别用工成本及提高杂交率。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四川、重庆等省(市)蚕区推广饲养100余万张种。  相似文献   

12.
王永强 《蚕学通讯》2021,41(4):56-57
针对规模化、多批次养蚕对抗性品种的需求,及蚕种生产面临的蚕蛹雌雄鉴别技术难题,利用杂交、回交技术育成了抗血液型脓病斑纹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明·湖×春·江".该品种通过了2019—2020 年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2021 年在浙江省的长兴、德清、桐乡、海宁、淳安等地进行农村生产试验.2021 年 9 月 23 日在长兴试验点召开了该品种的农村生产试验现场考察会,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桑蚕专业组专家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13.
从70年代开始,日本家蚕限性品种实用化程度迅速提高,我国实用化限性品种选育虽然起步较迟,但从7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已先后育成十几对普斑限性蚕品种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这在育种繁育上,可以利用斑纹的有无来识别蚕儿的雌雄,从而可提高鉴别雌雄的劳动工效和准确性,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现在育成的家蚕限性品种主要有斑纹  相似文献   

14.
自家蚕一代杂交种普及以来,雌雄鉴别一直是蚕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田岛(1941年)发现限性普斑系后,后经改良,终于在七十年代得到普及,此后日本育成的实用蚕品种约半数是普斑限性品种。这类品种的雌雄鉴别可在五龄期进行。由于雌雄鉴别时间短、劳力集中,因而实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蒋同庆(1948年)根据基因互作的现象提出了利  相似文献   

15.
家蚕雌蛹冷藏对人工孵化处理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蛹期冷藏是蚕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方法。苏5×苏6(正反交)和苏菊×明虎(正反交)等江苏省现行蚕品种,羽化前日的雌蛹冷藏对蚕种质量有显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受精卵率增加,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下降。10℃冷藏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5℃冷藏,冷藏4d的影响显著超过冷藏2d。雌蛹冷藏对冷藏浸酸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大于即时浸酸蚕卵,结果显示应避免冷藏家蚕雌蛹,如无法避免,应该尽量将生产的蚕种作即时浸酸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覆土培育的方法人工栽培蚕蛹虫草,在相同的培育环境条件下以6株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和4个家蚕品种的5龄第6天幼虫供试,筛选合适的菌株和蚕品种。同一个家蚕品种的幼虫接种不同蛹虫草菌株的感染率差异显著;接种相同蛹虫草菌株120 h时,家蚕二元杂交组合与四元杂交组合幼虫间的感染率差异显著,至168 h,仅接种菌株H24的2个家蚕二元杂交组合间幼虫的感染率差异显著,各家蚕品种幼虫接种其余菌株的感染率已无显著差异,家蚕品种7532×湘晖的幼虫接种菌株LP4的感染率最高达到93.33%,并且该菌株对4个家蚕品种幼虫的感染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不同菌株接种各家蚕品种幼虫的发菌率无显著差异。各家蚕品种幼虫接种菌株H24和H7未获得子实体,接种菌株H10和LP4的出草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4.73%和88.70%。供试菌株和家蚕品种均显著影响蚕蛹虫草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且菌株的影响更显著:以菌株L2接种7532×湘晖的幼虫培育蚕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含量最高;以菌株H0接种932·芙蓉×7532·湘晖的幼虫培育蚕蛹虫草中的腺苷含量最高;以菌株H0接种洞·庭×碧·波的幼虫培育蚕蛹虫草中的虫草多糖含量最高。综合各项试验成绩初步认为:蛹虫草菌L2菌株和LP4菌株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家蚕品种直接影响菌株的感染速度,对培育蚕蛹虫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玉莲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0,33(3):125-127,130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并结合线性判别,对中老年和婴幼儿2种不同年龄阶段奶粉品种进行鉴别。对奶粉样本的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处理后,采用Kennard-Stone法对80个样本进行挑选,选出60个作为训练集,剩余的20个作为预测集。采用留一交叉验证评价算法,选取最优主成分数2建立模型,并对测试集进行预测,正确率为100%。说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婴幼儿奶粉的品种快速无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染色体工程将常染色体上的标志基因转座到W性染色体 ,育成实用限性蚕品种。推广限性蚕品种 ,实现专养雄蚕 ,可以有效提高叶丝转化率 ,改善茧丝品质。应用茧色限性品种和斑纹限性品种 ,丝茧育可实现雌雄茧分别利用 ,提高生丝利用价值 ;种茧育可提前预知雌雄比例 ,节省削茧鉴蛹用工 ,降低蚕种生产成本 ,提高蚕种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家蚕限性品种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大刚 《四川蚕业》2005,33(2):25-26
20世纪初,家蚕品种先于其它农业动植物,利用生物杂种优势,普及应用一代杂交种,在蚕丝业生产上取得了十分显的经济效益。制造一代杂交种必须在发蛾前分离对交原种(原原种)的雌雄。雌雄鉴别是蚕种制造过程中,有效时间短、要求精度高的工作。传统的方法是根据幼虫或蛹尾部腹面的生殖原基——石渡氏腺和赫氏腺进行鉴别,这种方法要有熟练的技术和花费大量劳力,而且效率低,错误率高,严重影响了一代杂交种的杂交彻底性。  相似文献   

20.
<正>1选育推广双限性蚕品种的意义家蚕斑纹限性品种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将常染色体上的斑纹(色泽)标志基因转座到W性染色体上育成的特殊性状蚕品种,能根据幼虫的斑纹体色区分雌雄,无论对丝茧育还是种茧育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省蚕种年发种量在205万盒左右。如此大的年生产任务,对于蚕种场来说,其削茧鉴蛹工作耗资巨大是可想而知的。在技术性强的制种环节,技术、劳力极度紧缺,特别是削茧、鉴蛹时容易出现差错,使种蛹伤耗造成损失,或雌雄分离不彻底制种时出现纯对面影响蚕种质量,进而影响蚕农的收入和茧丝质量。若蚕种场繁殖斑纹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