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58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阳 《果树学报》2005,22(3):216-219
分析了椪柑萎缩型枯水与粒化型枯水以及正常果的生理差异。发现萎缩型枯水果的失重、呼吸速率显著高于粒化型枯水果,但其果肉水势和出汁率显著低于粒化型枯水果和正常果;萎缩型枯水与粒化型枯水一样,其脱落酸大量积累,14C-葡萄糖大量转化为不溶性物质。认为萎缩型枯水机理在于椪柑果实大量失水引发了逆境生理代谢,导致大量可溶性营养消耗,汁胞萎缩崩溃。  相似文献   
2.
在对水窖较为普遍的窖体破坏、塌窖等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一种防止水窖超蓄塌陷的水窖入水口自闭系统.此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能及时自闭入水口且关闭效果好,保证水窖蓄水不超过限制水位,从而保障水窖的结构稳定,延长水窖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3.
山杨小径木超微结构及其与干燥皱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源  丁汉喜 《林业科学》1989,25(6):583-587
前言山杨(Populus Dividiana Dode)小径木是黑龙江省尚志具帽儿山次生林区主要的间伐树种之一。该树种在干燥时易产生皱缩等缺陷,我们设想与其结构有关,故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以期洞悉其中的奥秘。 W.R.Perng研究颤杨(Populus tremuloides)解剖构造与液体传导的关系,在电镜下观察时,指出颤杨心材中存在侵填体,这些侵填体使导管闭塞,因而液体流动困难。他又对此木材进行聚合物渗透,而心材导管中几乎无聚合物沉积,说明心材导管全部被侵填体堵塞,聚合物难以在心材沉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在砂砾土质钻孔塌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还介绍了首罐砼灌注及断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分析了广西岩溶塌陷区土地的特点和加强岩溶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对其生态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地质灾害野外普查空间数据库,分析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发育地区崩塌形成机理和破坏模式,探究不同环境孕灾因子对崩塌发育的贡献率,评估崩塌灾害空间易发性与分布规律,为中国东南沿海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在分析广州市白云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崩塌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距地表水体距离、降雨量、地层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共8个与崩塌灾害发育密切关联的致灾因子构建崩塌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叠加研究区内404个历史崩塌数据,依据贡献率模型计算统计各指标因子崩塌灾害敏感性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各二级指标因子贡献率的修正样本差确定因子权重。[结果] ①研究区内坡度、高程和地形起伏度对崩塌易发性贡献程度较高,坡向、地层岩性、降雨量在崩塌灾害易发性评价中贡献程度较低。②极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丘陵西麓,崩塌易发性由山地线范围外层边缘向中心逐级降低。③崩塌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崩塌比率占总崩塌比率超过85%,模型易发性评价成功率和预测率分别达到91.3%和92.6%。[结论] 斜坡地形地貌因子对崩塌发育影响较显著,基于贡献率的崩塌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能够客观量化指标因子权重,模型预测评价结果精度较高,易发性区划符合实际崩塌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采煤塌陷对贵州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在选取典型对比样地的基础上,对百里杜鹃林区不同层次土壤进行了分层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后,百里杜鹃林区土壤酸性减弱,向中性趋近;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有所提高;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总体提高,但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采煤塌陷打破了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养分的平衡,尤其是减少了有效磷、有效钾的供应。  相似文献   
9.
张大林  刘希林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2):251-256,262
[目的]崩岗内部堆积土体是侵蚀的主要物质来源。通过对其渗透过程进行研究,揭示其中的规律性,探索崩岗的侵蚀机理。[方法]采用自制双环渗水试验装置,结合PR2/6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在广东省五华县莲塘岗崩岗野外现场进行渗水试验。[结果](1)崩积锥稳渗率在0.58~2.41mm/min之间,3个试验点平均稳渗率为1.37mm/min,沟道土体平均稳渗率高达5.58mm/min,渗透过程以重力流为主,土体结构稳定;(2)入渗速率与时间成负指数幂函数关系,符合Kositakov模型;(3)初始含水率越高,湿润锋移动速度越快,影响范围越深,稳渗时湿润锋深度在600~1 000mm及以上;(4)土体剖面含水率分布受土体非均质性的影响,自上而下呈波动式下降。[结论]崩岗堆积土体最大失稳深度至少为600~1 000mm,甚至可以达到1 000mm以上,崩积锥的非均质性具有阻渗作用,易形成滞水层并发生潜蚀,对崩岗侵蚀过程产生影响,是渗透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土体塌陷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土体塌陷与土体参数和荷载条件之间关系的可行性。BP神经网络是最常用的神经网络之一,通过网络训练,最终确定了6个变量即输入信息、8个隐层和1个输出层的网络结构。在比较了预测值与试验值后,进一步证实了人工神经网络在评估土体塌陷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