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566篇
林业   563篇
农学   473篇
基础科学   508篇
  1007篇
综合类   1697篇
农作物   155篇
水产渔业   233篇
畜牧兽医   456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26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水气两相瞬变现象,充分考虑了水体弹性、气体可压缩性、水-气交界面的动态运动以及多段气团间相互作用,采用三维CFD方法对起伏管道内含多段滞留气团的水气两相作用进行建模和模拟,选择Standard k-ε湍流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将三维计算结果、现有一维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水气两相分布图展现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与一维模型相比,三维CFD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模拟起伏管道内瞬变压力波动,并且能够清楚描述水气掺混、耦合的动态变化.水流冲击初始两段滞留气团压力波动曲线显示,多气团间的瞬变压力并非同步变化,可能呈现多气团峰值压力交替出现的情况,这与初始气团长度密切相关.水气交界面自由变化,阻断水体长度时刻发生变化,当水体运动到管道弯曲处时会产生新的阻断水体,将气团分成若干部分.  相似文献   
2.
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水分状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药的水分赋存状态的变化,以襄阳道地山药为材料,分别在60、70、80、90、100 ℃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差式量热扫描(DSC)技术,每隔15 min测定山药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60~90 ℃条件下,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的降速越快。山药的T2弛豫图谱有3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随干燥进程的延续,各峰面积均明显减少,其中自由水所在峰的面积降幅最大,表明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散失最多,而且自由水逐渐向半结合水和结合水迁移,冷冻峰和解冻峰也随之变小。但在100 ℃下干燥时,样品可能因表面板结导致干基含水率、低场核磁吸收峰升高,冷冻和解冻峰面积增加。因此,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山药的热风干燥温度不宜高至100 ℃。  相似文献   
3.
AIMS: To determine if abdominal insufflation with medical air will improve oxygenation and ventilation parameters when compared to insufflation with CO2 in xylazine-sedated sheep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I).

METHODS: Forty-seven sheep underwent oestrus synchronisation and were fasted for 24 hours prior to laparoscopic AI. Each animal was randomised to receive either CO2 or medical air for abdominal insufflation. An auricular arterial catheter was placed and utilised for serial blood sampling. Respiratory rates (RR) and arteri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after xylazine (0.1?mg/kg I/V) sedation, 2 minutes after Trendelenburg positioning, 5 minutes after abdominal insufflation, and 10 minutes after being returned to a standing positio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heparinised syringes, stored on ice, and analysed for arterial pH,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2 (PaO2), and CO2 (PaCO2). The number of ewes conceiving to AI was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demonstrated temporal effects on RR, PaO2, PaCO2 and arterial pH during the laparoscopic AI procedure (p<0.001), but no difference between insufflation groups (p>0.01). No sheep experienced hypercapnia (PaCO2>50?mmHg) or acidaemia (pH<7.35). Hypoxaemia (PaO2<70?mmHg) was diagnosed during the procedure in 14/22 (64%) ewes in the CO2 group compared with 8/23 (35%) ewes in the medical air group (p=0.053). Overall, 15/20 (75%) ewes in the CO2 group conceived to AI compared with 16/22 (72.7%) in the medical air group (p=0.867).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or clinical differences in RR, PaO2, PaCO2, pH, or conception to AI when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O2 and medical air as abdominal insufflation gases. None of the sheep experienced hypercapnia or acidaemic, yet 42% (19/45) of sheep developed clinical hypoxaemia, with a higher percentage of ewes in the CO2 group developing hypoxaemia than in the medical air group. Based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medical air could be utilised as a comparable alternative for abdominal insufflation during laparoscopic AI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4.
红蓝LED光照强度对茶树生长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湄601’一年生茶树苗为试材,光量比为1∶3的LED红蓝光作为光源,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茶树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光合色素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探索茶树苗生长发育对光强的响应机制。采用LED精准调节光质和光强,设置50μmol·m-2·s-1、100μmol·m-2·s-1、150μmol·m-2·s-1、200μmol·m-2·s-1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处理15 d后,5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色素含量的增加及Ca/Cb值的降低;1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茶多酚含量的降低及氨基酸含量的增加,酚氨比值最低;150μmol·m-2·s-1光照强度对茶树叶重增加有促进作用;2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茶多酚含量的增加和氨基酸、光合色素含量的减少;酚氨比值最高,光合色素含量最低。红蓝LED光照强度过低、过高都不利于茶叶品质形成,综合考虑,1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最有利于茶叶功能成分的积累,是茶叶LED光源设施栽培的理想光照强度。本研究结果对于设施茶树种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谷物冷却机回风利用与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斌 《粮食储藏》2001,30(6):27-28
分析了谷物冷却机采用回风型冷却的节能原理及优点,回风型冷却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遮荫强度对几种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宁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5):120-122
以黄金榕、花斑垂叶榕、乳斑榕的苗木为试验材料,来探讨不同遮荫强度苗木生长、水份利用及苗木生长环境的影响,试验表明:一层遮荫网处理的苗木比无遮荫网和二层遮荫网处理的苗木在株高、冠幅、根径以及叶片数目等方面均增长较快,苗木的地下部分、叶和茎含水量均较低。无遮荫处理利用较多水分,以及土壤温度在14:00点左右的时间明显高于所有的遮荫处理。  相似文献   
7.
超微气泡增氧灌溉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粳稻秀水09和杂交籼稻两优培九、国稻6号为试验材料,在2007和2008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超微气泡增氧灌溉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增氧灌溉处理具有分蘖发生快,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等优点,尤其在生育后期表现出较大的干物质积累优势。增氧灌溉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其中秀水09分别增产8.45%(2007)和6.23%(2008)、国稻6号增产9.13%、两优培九增产7.49%。而且增氧灌溉明显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及结实率,但对水稻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南方鲶肌肉,鳔及胡子鲶肌肉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测定了南方鲶肌内和鳔及胡子鲶肌肉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9.
不同放牧强度对滩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寻找适宜宁夏盐池县草地的放牧强度,于2003年5-11月在该县四墩子试点设5个处理(0.45、0.60、1.75、1.05和1.50只/hm2)进行轮牧,轮牧周期为42 d,共放牧154 d。结果表明:1)滩羊采食量随放牧强度的加重而降低。同一放牧强度下,随放牧时间推移,采食量先逐渐增大而后下降。2)在试验期内,不同放牧强度下,滩羊体重随时间推移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在10月2日之后体重开始出现分化。与放牧强度重的处理相比,放牧强度轻的处理日增重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长。3)滩羊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存在着强的负相关;单位草地面积(1 hm2)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呈强的正相关,初步可以确定在该类草地上放牧强度应在0.75只/hm2左右。4)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饲料报酬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放牧强度下,饲料报酬随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5)当放牧强度超过0.75只/hm2以后,滩羊出现了空怀、产羔率降低和推迟怀孕的现象。6)综合考虑各研究指标,该类草地放牧强度以不应超过0.75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沈阳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导致中国沈阳空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 ,沈阳所面临的空气污染情况在中国北方城市是相当典型和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