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8篇
  14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不烧一块煤,不冒一缕烟,猪舍暖洋洋,用电靠太阳。房顶发电、房内养猪,不仅节能而且减排。这是河北省定州市国香养殖公司内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3.
数字     
国电或投资50亿在西藏发展清洁能源 国电龙源羊八井10兆瓦光伏电站和1000千瓦新型地热发电二期工程在西藏正式开工“十二五”期间,国电集团将在西藏投资30至50亿元,将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扩展到20万千瓦。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2010年格尔木地区及其周边站点的常规和辐射气象资料,通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针对格尔木地区影响光伏电站太阳辐射的天气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取了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方法,并对预报的结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此研究建立的辐射预报方法预报与实况误差较小,该方法对逐时、逐日太阳辐射的预报均具有使用价值,该方法能为格尔木地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气象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光伏电站建设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光伏电站建设对植被、土壤的影响,通过样地调查和试验分析对靖边县光伏电站内光伏板未遮阴(NS)、遮阴(S)及电站周边区域(SA)的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种类、α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SA,光伏电站内(NS,S)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植物种类、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土壤pH和电导率降低,S区域容重增加,NS降低;电站内相对于S区域,NS的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养分、α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均增加,容重降低。综合来看,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光伏电站建设对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优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光伏电站的大量涌现导致电网功率因数降低,造成不必要的供电线路损耗及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依据光伏接入网架的理论模型,结合菏泽电网光伏接入实际情况,通过CEES软件仿真计算,总结光伏电站注入功率与并网上级线路功率因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当前西北地区光伏电站现有的植被恢复模式,提出一种光伏电站内增加植被覆盖的生态恢复节水型新模式,为西北地区光伏电站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广泛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的文献,对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的有利条件、现有的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的特点等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探讨。[结果]当前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未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光伏电站的独特性。[结论]要重点探索"西北地区光伏电站内水—光—热的再分配规律"这一生态和光伏电站领域相交叉的重要科学问题,加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的多学科融合,并对光伏电站生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制定严格的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8.
大型光伏电站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微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光伏电站内外局地小气候的差异,评估大型光伏电站的布设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小气候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对照点和光伏电站内观测点观测得到的基本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辐射)和土壤温湿度评估大型光伏电站的布设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小气候的影响。[结果]光伏电站的布设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相对湿度增加3.93%,这种影响在较干日和夜间表现的更明显。在布设光伏电站后风向由原来的东北风转为以东风为主,光伏电站的布设使得局地风向更加单一。对于风速而言,在布设光伏电站后大风速出现的比例显著降低。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风速减小了53.92%。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10,20,40cm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降低17.20%,16.75%和16.09%,对浅层的影响大于深层。光伏电站对共和盆地荒漠区10cm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显著,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10cm平均土壤湿度增加了71.61%。[结论]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的湿度增加;风向变得单一,风速减小;土壤温度降低和土壤湿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光伏产业的石林样本:位于石林镇北小村的光伏电站是一个被定位为装机容量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而这个太阳能发电站之所以能引起上到国家部委下至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是因为这个项目在中国光伏发电领域的样本角色越来越浓。云南省发改委一直高调把石林光伏发电项目定位为国家级实验示范基地,云南省希望石林光伏发电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投产的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为中国光伏发电领域的发展树起一面标志性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越来越多,光伏并网需求突增,高效研判台区是否需要增容(布点),可以有效避免台区变压器重、过载运行,减少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现从台区负荷功率曲线与光伏总接入容量的关系着手,介绍如何判断台区是否需要增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