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7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约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同条件下,从稻田直接收集的病粒中的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不能萌发,而取之于仓库中的孢子能萌发。为探明其制约因素,对该病菌进行了光照和浸水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形成后,必须经光照射后,方可进入休眠期;度过5~6个月休眠期的冬孢子,必须浸水48h以上才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冬孢子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冬孢子和完成后熟但尚未复苏的冬孢子即使在光照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即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必须经历后熟、休眠、复苏三个阶段后,在适宜的光照与温湿条件下,方可萌发。光照对其冬孢子具有双重作用,促使后熟进入休眠和刺激萌发。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侵染时期和流行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期接种试验的结果表明,稻曲病对水稻的侵染时期,主要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病菌侵入籽粒在水稻开花前。3a的系统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水稻穗期最高气温>32℃的天数少,降雨量大,有利病菌的侵入和发展流行,品种间抗(耐)病性差异显著。近年来稻曲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单季晚稻的大面积种植,穗期气候条件适宜病害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3.
2016年采用自然诱发方法测定了金华市10个单季稻主栽品种稻曲病的发病情况,并对其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甬优17、春优84、中浙优8号、甬优1540、丰两优香1号和Y两优2号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而甬优15、甬优9号、浙优18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不同薏苡品种黑穗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宁化县推广种植的抗黑穗病品种,于2013年对当地种植的5个薏苡品种黑穗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龙薏一号黑穗病发病率最低,表现对黑穗病的抗性强,且产量较高,每667m2产量为257.43kg,适宜在薏苡黑穗病重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从配合力分析探讨甘蔗家系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选配的第1次无性种茎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浸渍接种黑穗病菌条件下,估算了9个亲本及其组合在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①20个家系抗性差异较大,以CP67/412、ROCl为母本的半同胞家系表现较强抗病性,而以CP72/1210、CP65/357为母本的半同胞家系表现一定感病性;②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加性效应基因和非加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③发现CP67/412、ROClgca效应值较高,CP57/614次之,均具有可作为抗源亲本的育种潜力,④根据配合力总效应值评价组合,认为CP67/412×崖84/153、ROCl×崖71/374、CP67/412×崖71/374、ROCl×崖84/153、CP67/412×崖73/512、CP57/614×崖84/153是抗黑穗病较强的组合,可用于今后抗黑穗病育种计划。  相似文献   
6.
对43份甘蔗优异育种材料(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甘蔗黑穗病鉴定,测定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云蔗89-151、桂糖84-332、川宁78-111等25份材料为高抗,云蔗71-95和云蔗64-24为抗病,ROC9、云蔗90-174、云蔗91-510等10份材料为中等,云蔗68-154、闽糖86-877、桂糖11等8份材料感病。  相似文献   
7.
W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timing of simeconazole (RS-2-(4-fluorophenyl)-1-(1H-1,2,4-triazol-1-yl)-3-trimethylsilylpropan-2-ol) application for controlling rice kernel smut in field trials in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using formulations of simeconazole (1.5% granules). The field tests revealed that a submerged application of simeconazole granules (450–600 g ai/ha) at 1–5 weeks before heading was highly effective against kernel smut, with treatments 1–2 weeks before heading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Submerged application of the fungicide at 2–5 weeks before heading was also highly effective against false smut, with treatment 3 weeks before heading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These periods overlap the timing for optimal application of simeconazole to control rice sheath blight and ear blight. Consequently, we concluded that treatment with simeconazole 2–3 weeks before heading can be a useful tool for controlling all four diseases.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条件对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甲醛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萌发率达88.89%,冬孢子在麦芽糖和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84.49%。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冬孢子萌发率差异较大。冬孢子在28℃时最适合萌发,达89.67%,在pH为7时萌发率最高达89.0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肥水管理、“九二0”施用时期与用量、轻度割叶对两系杂交水稻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的影响,提出降低氮肥用量、及早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在见穗蔸率3%~5%喷施“九二0”,适当增加其用量以及在喷完后轻度割叶等措施,能有效降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