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7篇
  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具有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能力。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豆品种更新快,导致大豆根瘤菌株与新品种匹配能力差、接种效果不明显。筛选与主栽大豆品种匹配性好、固氮效率高的广谱性优良菌株,可为针对性的施用大豆根瘤菌接种剂提供菌种资源和方案。选取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6个优良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和2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在砂培盆栽条件下与不同地区的27个大豆主栽品种进行匹配试验。测定分析了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根瘤菌之间结瘤固氮能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供试根瘤菌均能够与国内24个大豆品种结瘤,广谱性较好;植株地上部分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大部分接种根瘤菌后的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CK;HN01、GR3、HH29、HH103匹配性和固氮效率均不逊色于USDA110,具有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东南地区推广的潜能;从品种来看,中豆39、BD2、天隆1号与8株供试大豆根瘤菌的匹配接种表现出高生物量特点。此外,本文还筛选出大豆-大豆根瘤菌的表型最佳匹配组合中豆39-GR3,适合长江流域地区;同样筛选到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南地区最佳匹配组合,分别是HN01-辽豆14、HN01-徐豆14、HN01-BD2。本文初步建立了优良根瘤菌与大豆主栽品种的匹配关系,为在田间试验中进一步筛选和应用这些优良菌株提供了材料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杉木优良源在江苏南部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的背景和依据,组织体系,措施与配套技术,推广情况及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家兔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欧洲野兔的 5个微卫星位点 ,分析了 5个品种 (系 )家兔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的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大 ,分别为 0 .5 5 2 6和 0 .6 2 0 2 ;新西兰兔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小 ,分别为 0 .4 5 15和 0 .5 2 6 1。由此说明 ,5个品种 (系 )家兔中 ,新西兰兔群体内变异较小 ,相对较纯 ;Vc- 系獭兔群体内变异较大 ,纯度相对较小。但总的来看 ,5个品种 (系 )家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相差都不大 ,说明Vc獭兔在遗传性能上已接近其他优良品种兔。聚类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与 Vc- 系獭兔亲缘关系最近 ,与日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亲缘关系较近 ,与新西兰兔亲缘关系最远 ,这与 Vc獭兔育种历史事实相符。另外 ,在 Sat4和 Sat8位点上分别检测出了 1条 Vc獭兔所特有的条带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 Vc獭兔的遗传特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垦丰14×垦丰15)×(黑农48×垦丰19)衍生的含160个株系的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应用154个SSR标记鉴定个体基因型,利用单标记分析方法,对2013和2014年在哈尔滨和克山两地4个环境下的单株产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46个与单株产量相关的QTL位点,主要分布在A1、A2、C1、C2、D2、D1b、L、K、B2、N、E、J、F、G和H连锁群上,遗传率为0.15%~9.37%。遗传率较高的标记位点有BARCSOYSSR_02_0607、BARCSOYSSR_03_1620、BARCSOYSSR_19-0451、Sat_153、Sat_367、Satt229和Satt529,优异等位基因型为BARCSOYSSR_02_0607(Q1Q1)、BARCSOYSSR_03_1620(Q2Q2)、BARCSOYSSR_09_0183(Q1Q1)、Satt229(Q2Q2)、Sat_367(Q3Q3)、Satt338(Q1Q1)、Satt229(Q1Q1)和Satt668(Q1Q1)。在检测的标记位点中,BARCSOYSSR_08_0966、Sat_36、Sat_153、BARCSOYSSR_02_0607和Satt529在两个环境中重复检测,表明这5个QTL可用于分子设计育种改良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障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置蒸馏水(CK)及正茬、连作2年、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各50,100,200,300 mg/mL,共13个处理,以兰州百合种球为受试对象,测定不同条件下兰州百合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各处理土壤中存在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兰州百合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低促高抑"现象,且抑制作用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强。随水浸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兰州百合幼苗CAT和SOD活性逐渐升高,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当水浸液质量浓度上升至300 mg/mL时,3个处理中各指标的上升或下降程度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15和1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3-丁二醇、1,2,3-三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抗氧剂2246等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自毒物质。【结论】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水浸液质量浓度达到300 mg/mL时,对其幼苗的生长会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连作土壤中存在的自毒物质可以改变兰州百合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抑制兰州百合植株的生长,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Prunus avium is primarily cultivated for its fruit, sweet cherries. However, it is also used to produce high‐quality timber. In a P. avium seed orchard, gamet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y is a restriction for free pollen flow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establishing basic forest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S‐locus diversity and cross‐incompatibility of wild cherry individuals in clonal banks established for breeding for timber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Wild cherry trees (140) with outstanding forest growth habit, collected in northern Spain, grafted and planted in two clonal banks, were genotyped at the S‐locus.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S‐locus genes, S‐RNase and SFB, were analysed by PCR. Twenty‐two S‐haplotypes, resulting in 72 different S‐genotypes, were identified. The genotypes were grouped into 33 incompatibility groups and 39 unique genotypes. This initial S‐locus analysis revealed large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cherry trees from the Spanish northern deciduous forest, and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seed orchard design. Wild P. avium displays significantly more genetic diversity than what is detected in local cultivars, revealing a narrowing of genetic diversity during local domestication.  相似文献   
7.
对`七五 、`八五 期间入国家种质库菜豆资源性状鉴定中表现优良的3 8份菜豆资源进行了两年3试点田间综合鉴定评价,获得了4份矮生、2份蔓生优异材料可供菜豆生产和科研利用.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甲、乙型核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 据复等 位基因遗 传假说, 利用已知 基因型 的甲、乙型 雄性 不育“两 用系”,经 过4 个世代的 杂交选 育,获得了 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 系和稳 定遗传的 雄性不 育系。  相似文献   
9.
精英教育需要渊博的专业学识、厚积薄发的文化功底、深邃的人文精神、犀利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和创新精神。而科学研究则需要缜密的专业分析,严谨的逻辑推理,严密而全面的科学论证。无论是教学,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激情和创新。社会需要人才,事业呼吁创新。创新乃是对他人或自我前所未有的超越与突破,是富有激情、富有新意的创造,是对过去的否定,对传统的挑战,对墨守成规的冲锋。未来的世界充满了竞争,而多元竞争最终体现在创新人才的竞争、尖端科学的竞争和精英教育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Erythrocyte pyruvate kinase (PK) deficiency is an inherited glycolytic erythroenzymopathy caused by mutations of the PKLR gene. A causative mutation of the feline PKLR gene was originally identified in Abyssinian and Somali cats in the U.S.A.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aqMan probe-based real-time PCR genotyping assay wa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for rapid genotyping and large-scale screening for this mutation. Furthermore, a genotyping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a population of four popular purebred cats in Japan to determine the current mutant allele frequency. The assay clearly displayed all genotypes of feline PK deficiency, indicating its suitability for large-scale survey as well as diagnosis. The surve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utant allele frequency in Abyssinian and Somali cats was high enough to warrant measures to control and prevent the disease. The mutant allele frequency was relatively low in Bengal and American Shorthair cats; however, the testing should still be carried out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In addition, PK deficiency should always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emia in purebred cats in Japan as well a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