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用型向日葵籽实主要经济性状与含油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廷武 《种子世界》2004,(11):25-26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20个国内、外油用型向日葵(油葵)杂交种籽实主要经济性状,即容重、籽仁率、百粒重、含油率、产油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容重(g/L)对籽实含油率的贡献值>籽仁率(%)>百粒重(g),容重、籽仁率与籽实含油率的高低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3Y=0.588 8、r2Y=0.683 3);百粒重与籽实含油率呈负相关(r1Y=-0.002 52).而公顷产油量(产量×含油率)是评价油葵杂交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油葵籽实含油率(%)与公顷产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y1=0.618 0).因此,在油葵"三系"配套杂交品种选育过程中,除兼顾其他综合农艺性状外,籽粒经济性状中容重、籽仁率、百粒重等是影响油葵品质(含油率)的重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
藕带即藕株地下茎前期走带跑标没有膨大鲜嫩的茎鞭,所以,莲农又习呼"藕带"。藕带收获时期主要是在4、5、6月份的前期营养阶段,也就是说在莲藕还没有膨大形成之前的营养生长时期的茎鞭,  相似文献   
3.
杂草籽实的鉴定方法探讨关书琴,沈建成,印丽萍,徐国强(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出口货物的数量、种类也在增加,其中常夹杂杂草籽实,如烟草、羊毛、蔬菜种子,均发现其中混杂有杂草籽实,并且有些是我国对外检疫危险性杂草...  相似文献   
4.
沙葱和油料籽实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葱是内蒙古草原生长量大且为羊喜食的牧草,可以显著改善羊肉中脂肪酸组成并改善羊肉风味。提高羊的日增重。但是,添加沙葱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目前尚无人报道。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籽实主要成分是淀粉;其发芽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质变的过程。发芽过程中一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而蛋白质也被分解为易消化的可溶性氨化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维生素E、各种酶的含量。籽实发芽有长芽与短芽之分,长芽富含维生素。短芽则富含各种酶。据测定,1千克大麦芽中含胡萝卜素(VA原)28毫克,  相似文献   
6.
青稞(Hordeum vulgare)属于禾本科大麦属作物。由于它的籽实没有外壳,所以又称为裸大麦、米大麦。藏族人民以青稞为原料,将它炒熟磨成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品之一。青稞籽实营养丰富,用它酿制的青稞酒醇香味美。本文就青海湖地区和青稞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1材料和  相似文献   
7.
植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植物籽实中。在亚洲国家由于饲料大量使用籽实加工副产品,致使家禽日粮中植酸磷很高,如家禽日粮中10%的米糠可使日粮中植酸磷含量增至0.35%~0.40%.而米糠中的磷家禽完全不能吸收。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及饲料原料,收获时玉米果穗处因有苞叶,原始水分一般较高,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一般为25%~30%,甚至更高。同时玉米的胚部较大,约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1/3,胚中还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因此收获后的高水分玉米,在适宜的温度下,胚部所带霉菌即大量繁殖,局部发热霉变相当普遍,营养成分损失严重。为了使养殖户更好地贮存玉米,防止发霉变质,保持营养成分,减少浪费,提高过瘤胃蛋白质含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肉牛的生产水平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介绍一种高水分玉米籽实的湿贮技术。  相似文献   
9.
赵书臣 《畜禽业》2008,(4):53-54
<正>秸秆是农区牛、羊的主要粗饲料。干秸秆营养损失多,消化利用率低;秸秆青贮对原料要求较高,农区作物以收获籽实为主,成熟收获时,秸秆很多不能满足青贮的要求。秸秆微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好技术。  相似文献   
10.
植酸,又称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籽实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也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单胃动物消化道中由于缺乏植酸分解酶,使得饲料利用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