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65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3篇
  28篇
综合类   245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14年夏季(8月)对济南中南部地区17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夏季采集到底栖动物31种,以毛翅目和基眼目为主,各点位物种平均值为0.66×103 ind·m-2,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1.55,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9。依据食性将底栖动物划分为刮食者、滤食者、撕食者、收集者和捕食者5种功能摄食类群,代表性类群为刮食者和收集者。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氮、电导率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在总体数量上以细菌为主,真菌次之,再其次是放线茵,特殊生理类群是解磷茵居多,纤维素分解茵次之,固氮茵最少;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则表现为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多样性指数是施肥点的土壤高于附近的土壤,而土壤中特殊生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无此变化趋势,即微生物总数高的土壤,其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因此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4.
《甘肃农业》2011,(4):F0002-F0002
4月13日,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陇东肉牛新类群选育》项目协调会在平凉召开。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黄全成,平凉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高淑美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闽西南黑兔(德化类群)是福建古老的地方品种,在当地俗称为"德化黑兔",品质独特,具有极高的营养学价值和经济学价值,目前德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正向农业部提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申请。为更好地保持闽西南黑兔(德化类群)的品质特性,文中就其地理标志生产管理技术进行初步探讨,以提高畜牧养殖从业者对闽西南黑兔(德化类群)的认识,为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申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植烟土壤中与养分循环相关的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对不同有机肥施用的响应,为指导烤烟合理施肥、减缓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烤烟品种‘云烟87’为供试作物,以当地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堆制有机肥,设置6个处理:单施化肥 (CK)、鸡粪有机肥 (T1)、芝麻饼肥 (T2)、菜籽饼肥 (T3)、牛粪 (T4)、稻草 (T5),所有处理氮磷钾总量和比例用化肥调整为一致。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FUNGuild分析方法,测定分析烟草不同生长阶段各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组成及群落功能。  【结果】  结合UPGMA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PCoA) 发现,相比T2和T3处理,T5、T4和T1处理在烟草旺长期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成熟期T2与T3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大,且超过T4和T5处理。相比CK,T2、T3及T5处理中腐生营养型真菌比例分别显著提高了262.0%、64.0%和198.0%。其中T5处理土壤中腐生营养型真菌所占比例超过病理营养型真菌,成为其主要优势菌群;T1、T2及T4处理的土壤共生营养型真菌分别显著增加了80.0%、320.0%和85.71%。T1、T2和T4处理分别提高了土壤中植物病原菌Monographella (408.98%)、Microidium (93.63%)、Gibberella (559.22%) 的相对丰度。  【结论】  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有机肥会导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且不同有机肥的影响程度和时期均不同,其主要是增加了土壤腐生营养型真菌的比例,更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5种供试有机肥处理中,稻草配施化肥最有利于降低长期烟稻轮作的土传病害风险,提高土壤肥力,鸡粪和菜籽饼次之;芝麻饼和牛粪在提高腐生营养型和共生营养型真菌比例的同时,也会增加烟稻轮作体系中水稻赤霉病及烟草根腐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通过施用不同药肥,研究其对香瓜根际线虫数量、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噻唑磷颗粒剂、复合芽孢杆菌水剂+氨基酸、复合芽孢杆菌水剂、石灰氮、木霉菌能降低盆栽香瓜根际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性、杂食性线虫、食真菌类线虫、捕食类线虫,其中对杂食性线虫的影响最大。从不同药肥处理对根结线虫数量的影响和防效来看,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处理和阿维?噻唑磷、石灰氮处理均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58.34%~100%,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具有更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泉州是我国龙眼的主要产区,现有栽培面积2.46万公顷,总产量3.8万吨。泉州龙眼种质资源丰富,良种储备居全省、全国前列,堪称世界龙眼品种资源宝库。为优化品种结构,加速发展龙眼产业化,笔者结合科研生产实践,将泉州龙眼品种简要介绍如下。一、品种概况泉州是世界龙眼栽培的起源中心,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栽培繁育,衍生出许多品种类群及变异后代。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泉州各级部门重视龙眼科技生产力度的加大,龙眼品种选育利用工作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各地相继从国外及国内其它地区引进新品  相似文献   
10.
对山西省欧李资源进行了连续4年的实地与引种观察,涉及植株约5万余株。欧李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及吕梁山脉的各县,可分为红肉、黄肉、紫肉三大类群。果实可鲜食或加工,种仁药用。植株矮小,抗寒、抗旱性极强,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非常有希望的第三代水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