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13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林业   625篇
农学   1233篇
基础科学   1180篇
  494篇
综合类   8432篇
农作物   4078篇
水产渔业   1174篇
畜牧兽医   2274篇
园艺   2159篇
植物保护   30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1154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1458篇
  2011年   1455篇
  2010年   1540篇
  2009年   1846篇
  2008年   1968篇
  2007年   1592篇
  2006年   1842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2篇
  1965年   13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广西糖业》2021,(1):F0002-F0002
4、品种:桂糖44号亲本:ROC1x桂糖92-66。特征特性:植株直立均匀,中茎,丰产稳产,高糖,宿根性强,亩有效茎数多。蔗茎产量:据2012~2013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7.19吨,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5.2%,其中新植增1.85%,宿根增11.8%。  相似文献   
2.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富含巯基的低分子量蛋白,在植物的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蔗热带种Badila组培苗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CdCl2、ZnSO4和CuCl2水溶液培养条件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其对上述3种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与富集能力。继而克隆了ScMT1(登录号为KJ504373)、ScMT2-1-5(登录号为MH191346)和ScMT3(登录号为KJ5043704)3个金属硫蛋白家族基因,它们分别属于植物MT亚家族中的MT1、MT2和MT3型基因。ScMT1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28 bp,编码75个氨基酸;ScMT2-1-5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ORF长246 bp,编码81个氨基酸;ScMT3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ORF长198 bp,编码65个氨基酸。RT-qPCR显示,Cd2+胁迫下,在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ScMT2-1-5均连续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1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ScMT3在地上部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在地下部呈“扬-抑”趋势,提示甘蔗响应Cd^2+胁迫过程中ScMT2-1-5起更积极的作用,ScMT1参与胁迫后期的分子响应,而ScMT3不起主导作用。Cu^2+胁迫下,地上部ScMT1连续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和ScMT3呈总体上调的表达趋势;地下部,ScMT1和ScMT2-1-5的上调表答均出现延迟,仅在胁迫后期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3仅在胁迫前期显著上调表达。该结果提示了ScMT1、ScMT2-1-5和ScMT3在Cu2+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协作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地上部的胁迫响应,其中ScMT1起更积极的作用;此外三者还先后参与了地下部对Cu^2+胁迫的分子响应。Zn^2+胁迫下,ScMT1和ScMT3分别仅在地上部和地下部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在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呈“扬-抑”的应答趋势;提示了在甘蔗响应Cd^2+胁迫应答过程中ScMT1和ScMT3分别在地上部和地下部起主要作用,ScMT2-1-5参与了胁迫前期的分子响应。ScMT1、ScMT2-1-5和ScMT3在甘蔗不同组织中及在重金属(Cd^2+、Zn^2+或Cu^2+)不同累积水平下呈现出相似或互补的应答特性,提示上述甘蔗MT家族不同成员在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产生了功能分化,且三者在应对过量Cd^2+、Zn^2+或Cu^2+对甘蔗组织造成伤害的过程中存在时空上的协同作用。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多倍体植物甘蔗中MT家族各成员基因在重金属耐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甘蔗BtG-2是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Cry1Ac-2A-gna融合抗虫基因导入‘新台糖22号’的转基因甘蔗株系,具有良好的抗虫特性和农艺性状。为了明确转基因甘蔗BtG-2的分子特征及其检测方法,推进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工作,以BtG-2的T2代为研究材料,利用Southern杂交检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甘蔗基因组内的拷贝数;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离外源基因在甘蔗基因组中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建立了该转化体高效灵敏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T-DNA以单拷贝方式插入BtG-2株系;经过3次的热不对称巢式PCR扩增,获得外源基因T-DNA左边侧翼序列984 bp和右边侧翼序列705 bp;以这2个序列和相应的T-DNA的左右端序列分别设计3对检测引物对,建立了BtG-2株系的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高的引物对LS011/LA451和RS160/RA588分别扩增到440 bp和428 bp的特异片段。其中T-DNA左侧设计的LS011/LA451检测引物对扩增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在甘蔗BtG-2基因组DNA相对含量为0.1%的模板中检测出转基因目的成分,相当于9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数。本研究完成了转基因株系BtG-2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为该转基因甘蔗及其衍生产品的检测和身份识别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充分利用甘蔗叶资源,在大田环境下动态监测甘蔗叶粉碎、焚烧和深埋3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粉碎还田和深埋还田有利于甘蔗叶中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的缓慢释放;甘蔗叶焚烧还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5.6~20.9 mg/kg和速效磷含量0.8~4.0 mg/kg,促进土壤中氮磷向有效态转化,焚烧还田初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12.3~18.3 mg/kg,但焚烧会损失部分甘蔗叶中碳氮元素,也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分析认为甘蔗叶粉碎还田是比较省工、方便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21,(4):58-58
《中国茶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3-1117/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3150;月刊,大16开本,每月15日出版,国内每册定价6.00元,全年72.00元;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2-34。  相似文献   
6.
《南方园艺》2020,(1):F0002-F0002
“广西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的前身是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原广西柑桔研究所)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繁育基地建有无病毒母本园、采穗圃、苗圃、品种展示园,占地面积近200H,是广西唯一的集新品种引进、筛选、脱毒良种接穗和无病毒苗木繁育于一体的柑橘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年生产柑橘无病毒接芽1000万个、无病毒苗木130万株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03-204
甘蔗水分、糖分多,具有补铁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甘蔗需求量的增加,甘蔗市场不断扩大。但是,甘蔗的种植面临着一个重大难题:如何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扩大甘蔗的生产量。本文从甘蔗的相关特性出发,首先分析了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全程机械化农业配套技术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相关的问题和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西甘蔗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而螟虫是影响甘蔗产业最重要害虫。因此,螟虫防治一直是科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一直对螟虫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几十年以来还是依赖化学防治为主,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对螟虫种类、分布、为害特点等进行简述,重点分析广西甘蔗虫害预测预报、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差异,并对现阶段螟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望为广西甘蔗螟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叶阳 《中国茶叶》2004,26(1):13-13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通过浙江省工程咨询管理协会的综合实力评估,经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获“农业(茶叶)工程咨询”丙级资质证书,成为国内茶叶行业首家具有“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服务范围涉及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茶叶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规划咨询,编建议书,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