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38篇
  18篇
综合类   34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方杉系杉科属间杂交新树种,半常绿高大乔木,具有耐水湿、耐盐碱、生长速度快、景观效果好、抗风等优良特性;东方杉不结实,且无性繁殖困难。该文介绍了东方杉温室大棚扦插设施准备,采穗圃营建,扦插育苗方法等育苗技术。应用于大规模苗木生产,平均成活率达到76.3%。  相似文献   
2.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露地菊生长发育及耐盐胁迫的应答机制和分子基础,本研究以盐胁迫处理的露地菊及其对照为材料,使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转录组进行测序,分别获得了60370448和71415448条Clean reads,通过序列拼接组装得到45591条Unigene,平均长度724 bp。有37675条Unigene在七大数据库(COG,GO,KEGG,KOG,Pfam,Swiss-Prot,NR)中得到注释。通过比对露地菊盐胁迫处理组和对照组样品间Unigene的表达量及在各数据库中的注释情况,统计得到:有4143条差异表达基因获得注释;有2441条差异表达基因在GO数据库中获得功能注释;注释到COG数据库中的2281条差异表达基因依据功能可分为25类;有1062条差异基因映射到KEGGPathway数据库中,涉及了199个代谢通路,包括核糖体途径、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淀粉蔗糖代谢、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本研究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将有助于揭示露地菊生长发育及耐盐胁迫的应答机制和分子基础,及相关抗性基因的挖掘和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对广西沙塘林场巨尾桉2年生人工林调查基础上,按标准木法测定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建立其估算模型,计算出巨尾桉人工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分析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年生物量为16.57 t/hm^2,其中,干、根、叶、枝、皮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依次为46.67%、16.85%、14.62%、12.16%、9.62%。应用建立的估算模型估测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限制盐碱地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导影响因素,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16种盐碱互作条件,研究盐碱互作胁迫对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参数与总盐浓度、pH以及CO2-3和HCO-3浓度的影响较大,而CO2-3和HCO-3浓度又是影响pH的主要因素,总盐浓度和pH可作为影响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主导因素。但是,反映种子萌发参数的发芽率(Gr)、发芽势(Gp)、发芽指数(Gi)等指标以及反映幼苗生长参数的芽长(GL)、根长(RL)和侧根数(LRN)等指标对盐浓度和pH胁迫的敏感性不同,在相同等盐浓度下,随着pH的增加,GL、RL和LRN降低幅度较Gr、Gp、Gi等参数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盐害系数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盐浓度对高丹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而高pH胁迫则主要影响其幼苗生长。因此,盐碱地高丹草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壤含盐量的因素,而且要考虑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取新几内亚凤仙具有顶芽或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芽体萌发,进行繁殖培养。通过实验对比分别筛选出诱导芽分化和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激素水平对几内亚凤仙组培苗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0.5 mg/L;最适宜的栽培基质为蛭石+草炭+珍珠岩(5∶3∶2),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8.
以尾巨桉(DH32-29)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植株的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根冠比、氮平衡指数(NB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值)、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为指标,通过盆栽试验设置8个10~140 mg·kg-1浓度镉(Cd)盐溶液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 Cd 胁迫处理下尾巨桉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低浓度(10 mg·kg-1)Cd 处理对尾巨桉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无明显影响。当 Cd 浓度大于20 mg·kg-1,随着 Cd浓度的逐渐增大,其对尾巨桉幼苗的伤害程度也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生物量减小、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NP、NBI)均下降,qP 无明显变化, MDA 含量升高。Cd 浓度大于60 mg·kg-1以上时,尾巨桉幼苗生长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损伤症状和生长停滞现象。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g·kg-1)Cd处理下尾巨桉幼苗能正常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大,Cd 处理对尾巨桉的形态和生理特性造成显著影响。同时结合部分桉树适生区土壤 Cd 含量调查及相关研究结果认为,尾巨桉具有一定修复 Cd 污染区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家蚕新品种金秋×初日除具有天然金黄色蚕茧性状外,其它各项经济性状与对照种秋丰×白玉相仿。但在气候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金秋×初日明显的表现出强健性高,发病率低,是一对能适合适度规模化省力化饲养,特别是在饲养条件比较差的环境下取得稳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Compared with the species of Leuce section,the difficulty in plant regeneration during tissue culture for the species of Aigeiros section is a key limiting factor for their application in genetic engineering of forest trees.In this study,the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mbination,copper concentration,light intensity,and the selection pressures of kanamyci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eaves of Populus×euramericana cl.’Bofeng’ as explants,and a stable and high efficient regener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Using this system,both the shoot regeneration rate and rooting rate were up to 100%,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differentiated shoots in each leaf explant was up to 20,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s reached 98%.The optimal selection pressure of kanamycin in shoot inducement for leaf-explant was 40 mg·L-1,and the optimal selection pressure of kanamycin in root inducement of adventitious bud was 20 mg·L-1.The authors also found that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adventitious buds of P.×euramericana cl.’Bofeng’ could b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increased copper concentration,an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about the key role of copper(Cu) in explant regeneration of Poplars.This regeneration system with high frequency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the authors was as good as that of species of Leuce section,and it provides a good technological platform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forest tree which uses the species of Aigeiros section as mode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