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5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0篇
  55篇
综合类   21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ynamics of the cumulation of phosphorus, potassium,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developing seed of four soybean genotypes under the defined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course of three years was observed. Samples were being taken at weekly intervals from the point at which the grain reached a size suitable to be analyzed up to the full maturity of the seed.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intense cumulation of the minerals tested took place during the stages III and IV of the seed development, that is, in the course of intense cumulation of dry matter and the most expressive metabolic activity in the seed.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climatic conditions provides evidence that cumulation of the tested macroelements has been favourably influenced b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along with moderate air temperatures within the seed developing perio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the minerals found with the cultivar Maksimirka independently of the year investigated reveals that mineral cumulation in soybean seed is affected by the cultivar and genetic particularity.  相似文献   
2.
莫莫格湿地干-湿界面优势植物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莫格湿地从高河漫滩底端到顶端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片断作为固定观测样带,并设置6个观测样方,生长季5月、7月、9月3次观测结果表明,小叶章优势种群5月份密度最高达1154-1594株/平方米,7月种群数量下降,9月有所升高;踏头苔草优势种群5-7月份密度在3 414-7 193株/平方米,9月份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土壤相对含水量低地段小叶章种群相对优势度大,土壤相对含水量高地段踏头苔草种群相对优势度大,局部地段生长季内有相对优势度相互替代过程,莫莫格湿地干-湿界面上小叶章和踏头苔草两个种群可以共存。  相似文献   
3.
对多年生小叶锦鸡儿不同生育期根瘤固氮能力、不同树龄小叶锦鸡儿根瘤固氮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开花期固氮酶活性最高,此时土壤含氮量和植株含氮量最高;新瘤多发生于果后营养期,植株生物量的峰值出现在结实期;二年生和五年生植株的根瘤固氮能力强于三年、四年生植株,随生长年限的延长,植株生物量逐渐增大,含氮量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晨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5,(5):159-160,184
通过分析有林地生产力与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中各因子的关系,探索制约有林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中Ⅰ类地单位蓄积量最高(268.86±20.24 m3/hm2),不同坡向中东坡单位蓄积量最高(269.78±38.54 m3/hm2),不同树种组成中10杉类型单位蓄积量最高(259.33±14.62 m3/hm2);有林地生产力与林分年龄、林分密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0、0.460;有林地生产力与海拔、坡度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立地质量、坡向和树种组成对有林地生产力影响显著;有林地生产力与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相关,与海拔、坡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种类多达121种,灌木层以杜茎山(Maesa japonica)为主,草本层以双盖蕨(Diplazium)、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等蕨类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大多在初植密度为5 000 hm~(–2)时最高。不同土层间各种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密度间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或低密度林)分下达到最大。除了p H、有机碳以及纤维素酶外,其他土壤养分受林分密度变化响应均显著(P0.05)。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而2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p 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初植密度为6 667 hm~(–2)时最高(1.17),第二为3 333 hm~(–2)(0.93),其次为5 000 hm~(–2)(0.28)、1 667 hm~(–2)(0.12)和10 000 hm~(–2)(–2.49),得分前两名显著大于其他得分。以上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在5 000 hm~(–2)更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但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密度过低或过高皆不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特别是密度过高时,对林地伤害巨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出现"驼峰模式",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6 667 hm~(–2)和3 333 hm~(–2)更适合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自动引导车智能导航控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将导航系统得到的信息输入智能控制器,由它输出自动引导车动力学模型所需要的控制量。因为该控制器记忆了自动引导车的动力学特性,所以使用此智能控制器的自动引导车能够较平稳地避开动态和静态障碍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装有此系统的自动引导车能有效避开动态和静态障碍物,安全、可靠、平稳地驶向指定的目标,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DSC)是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的重要研究前沿,是继ABS之后需要进行重点突破的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收集、整理并研究了国内外关于DSC的研究文献和开发的产品,系统总结了DSC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建模、控制策略、控制器开发、性能评估等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为DSC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并联机床——新一代数控机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联机床是数控机床行业的新生代,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样机的桁架式喷洒车稳定性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卷盘式喷灌机桁架式喷洒车爬坡和抗倾覆能力,克服喷洒车试验周期长、成本高、试验优化能力受限制的缺点,采用虚拟样机软件ADAMS建立JP75型喷灌机桁架式喷洒车的动力学参数化仿真模型,对喷洒车的纵向、横向抗倾覆性以及爬坡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坡度角工况下影响桁架式喷洒车爬坡和抗倾覆能力的几种关键因素,采用二分法控制仿真坡度角的变化,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提高了仿真速度。通过对影响爬坡和倾覆性能较大的地面粘附系数、质心高度、轮距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使临界爬坡角比现有喷洒车提高了21.48%。优化后新机型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在同样坡度工况下新机型倾覆次数明显减少,能够达到的最大爬坡角得到提高,仿真优化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轴-轴承系统动力学摩擦学弹性力学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结合手工编程的方法,研究了变载荷作用下轴-轴承系统动力学、摩擦学、弹性力学(轴的刚度和强度)耦合分析问题,重点讨论正弦载荷作用下轴-轴承系统的共振响应和考虑动态油膜压力分布时的轴颈表面动应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动应力在轴颈表面沿轴向和周向的分布与油膜压力沿轴向和周向的分布密切相关;动应力随时间的变化与轴-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