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10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欧洲卫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接穗粗度、嫁接季节和嫁接方法、嫁接切口绑扎方式不同处理对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洲卫矛嫁接的最佳接穗粗度为0.55~0.60 cm,成活率可达83.84%;嫁接最佳季节为秋季,最佳嫁接方式为切接,秋季切接是最好的嫁接处理组合,成活率达到87.88%;用塑料薄膜绑扎切口后再用塑料袋罩住嫁接切口的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为83.95%,高于其他绑扎方式。  相似文献   
2.
短足筒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足筒天牛(ObereaferrugineaThunberg)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在合肥地区1a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多年生枝干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其发生受光照的影响较大,同时成虫产卵对树势强弱有较强的选择性,植株各部位发生情况亦不相同。采取修剪的方法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扶芳藤快速扩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扦插、播种和嫁接等扩繁方法,对红脉扶芳藤、宽瓣扶芳藤、紫红扶芳藤和金边扶芳藤等品种进行了快速扩繁试验,研究不同扶芳藤品种最适宜的繁殖方式和取材方法及各品种在不同繁殖方式中所需要的适宜条件和处理方法。试验结果得出:7月最适宜扦插,生根最快;红脉扶芳藤的生根能力强于宽瓣扶芳藤和紫红扶芳藤,1 a2、a生枝条强于当年枝,扦插30 d后可以进行移栽;种子经浓度为20 mg/kg的GA3处理最利于生长,根系数和株高均达到最大值。红脉扶芳藤嫁接在丝棉木上,成活率最高,达100%。  相似文献   
4.
北海道黄杨叶片应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强  张睿鹂  冷平生  关雪莲 《园艺学报》2011,38(11):2169-2179
 采用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北海道黄杨叶片蛋白质对低温胁迫的应答反应。北海道黄杨植株在室外种植,从2008年10月—2009年2月每月提取叶片总蛋白。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2-DE胶上发现36个表达量显著差异蛋白点,其中通过质谱鉴定出19个蛋白质,包括已知的和新鉴定的低温胁迫相关蛋白质。这些鉴定出的蛋白质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如能量与代谢、调控、防御应答等,同时这些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与生理生化变化模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大叶黄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方式进行大叶黄杨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大叶黄杨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以谷皮+塑料小拱棚的发芽率最高,达87.7%;不同基质对大叶黄杨播种苗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1∶1∶1+0.5%)最优,苗木平均高、地径、主根长度分别达14.5 cm、0.22 cm、19.0 cm,≥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3.6条/株。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金心扶芳藤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其带腋芽的茎段为材料,筛选其初代、增殖及生根培养基,建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金心扶芳藤较适宜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BA 1.0 mg/L+IBA 0.05mg/L,芽的诱导率达96.0%;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 5.0 mg/L+IBA 0.08 mg/L+NAA 0.06 mg/L,芽的增殖系数达3.9;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0 mg/L,苗木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7.8条,根长4.5 cm。  相似文献   
7.
采取盆栽控水法,研究多效唑对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绿篱植物抗旱性影响,以期为节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3种绿篱植物应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不同程度的增强抗旱性。单就抗旱性而言,大叶黄杨的适宜浓度范围为1.33~9.33 g/L,最佳浓度为6.67 g/L;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适宜浓度均为1.33~4.00 g/L,最佳浓度为2.67 g/L。  相似文献   
8.
选用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喷施到大叶黄杨上,利用氯仿法测定了大叶黄杨叶表的蜡质含量。其结果表明,供试农药对大叶黄杨叶表蜡质层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阿维菌素影响较大,氧化乐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丝棉木嫁接北海道黄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李安宁 《北方园艺》2007,(3):136-138
利用丝棉木嫁接北海道黄杨,改变北海道黄杨在宁夏地区露地越冬易风干、抽干的现状,提高北海道生长量和增强抗寒、抗风干能力。采用同一砧木,嫁接时间不同、接穗采取部位不同,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量、茎粗有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无分枝的接穗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均大于分枝接穗。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冷诱导表达的正向抑制差减cDNA文库,低温处理的幼苗为tester,常温处理为driver,通过cDNA宏阵列差异筛选cDNA文库,得到604个低温诱导或表达增强的候选克隆,对其中的84克隆进行DNA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在GenBank中进行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的比较和功能分析,共有36个单一序列,有 12 个cDNA未找到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表明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与cDNA宏阵列技术分离诱导表达的基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