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对三个致病性不同的木麻黄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产生的胞外酶活性测定显示,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酶)活性在各菌株之间无明显差别,但纤维素酶活性差别明显,并随菌株的致病性上升而增加,菌株致病性与酶活性具有高度正相关(r=0.96)。  相似文献   
2.
木麻黄抗逆无性系造林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通过筛选的2个木麻黄抗逆无性系与当地生长较好的惠2无性系进行对比造林试验,4a的试验结果表明:从成活率、保存率和抗病虫害等方面看,2个抗逆无性系都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2块木麻黄试验林各年调查的树高、地径、胸径、材积等性状进行的方差分析大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无论是1号样地还是2号样地,抗逆无性系在各个生长性状上都优于对照,这说明了选择出来的抗逆无性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沿海木麻黄衰退机理与维护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几十年来木麻黄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沿海木麻黄林的衰退因素。结果认为:沿海木麻黄衰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林木衰退病,并指出维持木麻黄林健康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混交林以及选用抗病、抗旱(风)等抗逆无性系造林。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不同立地木麻黄群落能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带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与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各组分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及群落能量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1 5 681 84g·m- 2 和 3 1 7795 3 1kJ·m- 2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红壤性风积沙土的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范围为 1 9 84~ 2 1 70kJ·g- 1 ,其中叶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3 8 0 9% ) >枝 ( 1 9 48% ) >根( 1 7 0 9% ) >叶 ( 1 6 86% ) >皮 ( 6 83 % ) >枯枝 ( 0 88% ) >果 ( 0 77% ) ,凋落物的能量归还量为 90 70 47kJ·m- 2a- 1 ,2 0 0 2年群落能量的净固定量为 3 1 2 98 70kJ·m- 2 a- 1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在 1 9 98~2 1 3 9kJ·g- 1 ,其中枯枝的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4 6 93 % ) >根 ( 1 6 44% ) >枝 ( 1 3 92 % ) >枯枝 ( 1 2 2 8% ) >皮 ( 5 87% ) >叶 ( 3 90 % ) >果 ( 0 66% ) ,凋落物的能量归还量为 2 0 61 77kJ·m- 2 a- 1 ,2 0 0 2年群落能量净固定量为 1 2 662 82kJ·m- 2 a- 1 ;在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