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3篇
农学   25篇
  10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花野牡丹     
冯超 《中国花卉盆景》2004,(2):F002-F002
  相似文献   
2.
《四川草原》2005,(4):31-31
草原四季有花,处处有花,简直就是一个野生花卉园。春季乍暖还寒,但蓝色的门头翁,紫色的马蔺,黄色小叶锦鸡儿就竞相开放;夏季是百花齐放,争相媲美,黄色的金莲花,白色的唐松草,黄色的野罂粟,淡蓝色的翠雀,更使人叫绝的是喻为永不凋落的鲜花一二色补血草,即使在嗖嗖寒风中,也屹然挺立。草地有许多野生花卉植物,有的可直接引种,有的可经过筛选,有的可作为材料,有的可制成干花,  相似文献   
3.
3种因素对野花组合建植初期花卉密度和杂草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花组合是符合"生态园林、低碳发展"理念的城市园林造景手法。以花卉为主,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探究植物种类组成(A)、生活型比例(B)、播种量(C)3种处理因素对野生花卉组合建植初期花卉密度及杂草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花卉密度的重要性依次为C、A、B,其中因素A、C在发芽后的第21天对组合花卉密度的影响差异显著(α=0.05);发芽期各因子对杂草密度控制效果的重要值R依次为7 025(B)、5 425(A)、1 775(C),其中因素B对发芽后14d杂草密度的影响差异显著(α=0.05)。  相似文献   
4.
吉林大学在2011年春季选择播种了海洋系列和红色系列两个野花组合系列。海洋系列由15种草花组合而成,株高一致、花色蓝色,淡雅别致,给人一种恬静之感。它属于中棵系列,花期长、成景效果非常好。红色系列由18种草花组合而成,株高在1m以上,花色娇艳似火,热情奔放,观者如置身于红色海洋之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业》2012,(11):F0002-F0002,I0001-I0005
<正>儿时总与花相伴,也总离不开绕花漫飞的蝴蝶。如今,在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牢笼中生活久了,偶尔看到几朵绽放的野花,总会从心底涌出浓浓的亲切之感和对儿时光阴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6.
水无情 《南方农业》2009,3(1):30-33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大地和树木开始换上绿装,一群群野花小精灵按捺不住寂寞在林下、草地上欢歌起舞。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4~5月,在华北地区的路边、田头有许多开着串串紫红色小花的地黄在春风中摇曳,即使在土壤很贫瘠、条件非常恶劣的石缝中也有它们的身影。也许是从小就常见到它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缘故,我对地黄的印象不深,也不感兴趣。直到有一天,我在路边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图1~2):在细细的水泥缝隙中生长着两行生命力旺盛的地黄,犹如列队的士兵正在等待首长的检阅。我一下子被这种顽强的精神震撼了,于是开始有意地关注它。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对它的兴  相似文献   
8.
我家的小院     
范雷雨 《南方农业》2009,3(3):80-80
我家的小院景色如诗如画、缤纷多彩。春天,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家,用蝉翼似的绢纱拂起阵阵春风。顿时,万木复苏,一派新意: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树木抽出了新芽,在春风中眨着眼睛。花儿们也不顾休息,连夜赶来参加选美大赛,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6,(20):20-20
辽宁省清原县农民张秀20多年前种植传统花卉,但是辛辛苦苦,钱没赚多少。8年前,看着山坡上漫山遍野盛开的野花,他想到,城里人都喜欢野趣,我何不大规模培植野花出卖呢?他从山上挖来金达莱.种在了自家苗圃,他天天往山上跑,经常蹲在长满金达莱的岩石上.一坐就是大半天,终于掌握了它的生长规律。2000年春,50株金达莱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0.
为维持农田野花带稳定性和持久性,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对8个不同建植年限(2、4和6年)的农田野花带混播群落的建立过程,包括群落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不同寿命的初始植物和侵入植物重要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播种建立的农田野花带群落,存在2次植物消亡,分别是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的死亡,导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密度下降,并为侵入植物的进入和扩张提供机会;2)群落中一二年生植物、短命宿根植物设计比例低且长寿宿根植物设计比例高时,植物群落消亡程度小,抑制侵入植物能力强;3)侵入植物能减缓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农田野花带混播群落在植物选择方面,应将一二年生植物比例控制在25%以内,并使用长寿宿根植物代替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可增加群落的稳定性;在群落设计方面,将自生植物保留或纳入设计过程,可减缓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在群落管理方面,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消亡时补播,可提高群落抑制侵入杂草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