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866篇
农学   6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32篇
综合类   1336篇
农作物   479篇
水产渔业   208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2.
3.
新中国成立后的61年间,我国共育成和通过审定了204对家蚕品种杂交组合。本文系统介绍了这204对家蚕品种杂交组合的地区分布、特点、原种系统、类别、育成或审定年份、育成单位、原始亲本等信息,可为家蚕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对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以期为青海云杉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建园材料.【方法】以109个青海云杉种子园内的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并优化了青海云杉的SSR-PCR反应体系,利用筛选出的10对有效引物,分析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结果】基于SSR分子标记对109个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23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百分率(PPL)为10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4.76,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0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92,平均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2.77.【结论】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109个无性系分为5组,差异明显,此结果与种子园建园材料的地理来源广泛和个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吻合,揭示了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对苏太猪产仔数的选择,通过组建具有高繁殖性能的亲本群,采用有效的选择方法,以及高强度的留种率,经过5个世代的选择,产仔数头胎母猪在11头以上,经产母猪在14头以上,基本保持了老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年生樟子松种子园子代生长观察,调查得知,各家系平均高大于对照8.8%,最优家系平均高大于对照25.9%,生长突出的家系4年生时,即外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柳杉花粉囊为纵向开裂,雄球花在雨季对花粉具有保护功能;雌雄球花和花粉都对风媒传播发生了适庆性变化;花粉的散发,传播,沉降和空间分布,出现规律性变化,并受降水,气温,风力和大气湿度的综合影响。针对花粉散发特性,提出了经营种子园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甘蔗杂交育种50年来在选用杂交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及其杂种后代的培育选择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对今后甘蔗杂交育种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超甜玉米单交种制种产量普遍徘徊在75 kg/667 m2左右,造成种子生产成本提高,较大地挫伤农民的制种积极性,也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性.分析超甜玉米制种产量偏低的原因,一是与品种自身有关,亲本代数较高,抗逆性下降,长势偏弱,限制产量;二是与能否真正落实高产制种栽培技术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苗期管理技术特别关键,这一时期对以后的制种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