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眼是喜温喜湿的亚热带果树,其果实是四川名贵珍果特产,驰名中外的创汇型品种,享有盛名,果肉白嫩,晶莹多汁,甜醇鲜美,史载汉时曾作贡品,故有“贡圆”之称,明朝李时珍曾称“龙眼味甘,开胃健脾,補虚益智”,龙眼被列为四川果业中的特种果树。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变自然优势为经济  相似文献   
2.
溢彩 《中国果菜》2015,(1):40-41
萝卜又名莱菔,罗服,我国萝卜的栽培食用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元朝的许有香曾称赞萝卜:"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明朝李时珍说:"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街爬"的谚语。可见萝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已是流传甚广了。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是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的果实。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李时珍指出;"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  相似文献   
4.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2,1(9):21-21
菊花脑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菊花叶、路边黄、黄菊仔等。其嫩叶可炒食或做汤,具菊花香气,有清凉解暑的作用。菊花脑原产中国,湖南、贵州、广东等省有野生种。菊花脑是野菊的近缘植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野菊为"苦薏",  相似文献   
5.
桑叶,除了可以用于饲养桑蚕之外,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早已在民间广泛应用。自古以来,作为长生不老的妙药,6世纪初就被当作养生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当中。《神农本草经》称桑叶为“神仙叶”。李时珍巨著《本草纲目》赞誉“桑,东方之神木也。止消渴”。《中药大辞典》明确注明“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6.
郁李     
郁李为蔷薇科植物,又名爵李、英梅、常棣、秋李、穿心梅。早在《诗经·豳风七月》就记载有“六月食郁及奠,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郁”即郁李。李时珍对郁李名称的解释为:郁,馥郁也。花、实俱香,故以名之。  相似文献   
7.
8.
萝卜又名莱菔,罗服,土酥,温菘,秦菘,我国是萝卜的原产国之一,栽培食用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其中的“葑”是蔓菁,“菲”一般认为是萝卜。西汉扬雄的《方言》中也记有“其紫华者谓芦菔”。元朝的许有香曾称赞萝卜“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明朝李时珍说:“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山东自古对萝卜就有很高的评价和高度的认识,特别是对潍坊一带的萝卜,早就流传有“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县的萝卜皮”一说。在民间对萝卜的谚语,如“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可见萝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已是流传甚广了。  相似文献   
9.
营养丰富的豆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不仅可以佐餐,还可药用。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表述:豆腐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之效,古今验方如:白豆腐用酸煎食可治久痢不止;豆腐一斤加红糖二两同放在锅内加水一大碗煮沸十分钟,待变温后分二次服用可治胃出血;  相似文献   
10.
王能友 《北方牧业》2004,(24):21-21
特种山羊是天然雄性野羊与优良品种南江黄羊母羊产下的一种野羊品种,该羊品种性情温驯、基因稳固,因其父本是天然雄性野羊,固特种野羊有着野羊的各种生化指标和营养价值。其营养丰富、亚油酸含量是家羊的5倍,特种山羊明显的标记是:产下的仔羊背部有一条黑中线,肚下部有白色短毛块状,明朝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和建国后出版的古今偏方大全等医药书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