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病是一种以灰飞虱为主要介体进行传播的病毒病,主要侵染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1 , 2 ].病株症状为浓绿矮缩,叶片僵直,不抽穗或穗小,叶背的叶脉和茎杆上有短条瘤状突起,该突起在发病初期呈腊白色,后变为黑褐色.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40%,重病田甚至颗粒无收[3 ~ 5].该病曾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我国华东诸省市不少地区广泛发生,此后20年发病面积逐年下降,但90年代以来,该病又迅速回升流行[6 ~ 8].该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uses)斐济病毒属(Fijivirus),有10条双链RNA[9].由于该病毒只能由特定的昆虫(以灰飞虱为主)带毒传播,在该病毒的科学研究和生产预测预报中,测定介体昆虫灰飞虱带毒率和水稻植株被感染率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根据该病毒的已知序列合成特异引物,建立了植株以及昆虫体内该病毒的RT-PCR检测法.  相似文献   
2.
从人工接种感染黄矮病毒(Rice Yellow Stunt Virus,RYSV)的水稻茎杆中提取得到了部分纯化的RYSV制品,病毒制品经Tricine-SDS-PAGE得到分子量分别为84 kD,60 kD,31 kD和29.5 kD的4条主要蛋白带和分子量为170kD和43kD的两条次要蛋白带。根据弹状病毒结构蛋白命名法,按分子量大小依次命名为L,G,N,NS,M_1和M_2蛋白。从电泳凝胶上切下G和N蛋白带,制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得G和N蛋白小鼠腹水抗体。经Dot-blot试验测得N蛋白抗体效价为1:1000,G蛋白抗体效价为1:400。  相似文献   
3.
 将生物学接种和RT-PCR检测水稻植株体内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结果基本趋于一致,但总体上RT-PCR检测阳性率稍高于生物学接种的发病率。将生物学接种检测褐飞虱介体内水稻齿叶矮缩病毒方法与RT-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RT-PCR方法可以检测单头褐飞虱体内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别发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后来都分别发生了2次大流行,同时都以病害防治为目标分别开展了研究,探明了当地病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80年代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报道仅限于华东地区局部地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涉及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13个省市.根据各地对两病病原形态、寄主及症状、介体昆虫及传病特性等方面相似性的报道,提出了我国玉米粗缩病与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异同性问题.经近10年来对两病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比较鉴定,证明我国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同属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同时基本探明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杂交稻区和华北玉米区的再次流行成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连续3年对236个病毒来源的转基因水稻系(包括T1,T2和T3代)对靶病毒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的抗性进行评价,发现抗性与所转RRSV基因片段有相关性,且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转基因水稻的抗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水稻矮缩病的研究——Ⅱ.病害感染、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矮缩病的潜育期因气温、水稻生育期、介体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的虫龄、性别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0~15天。水稻在分蘖初期到盛期最易感病,这些病株均不能抽穗结实;分蘖末期感染者,产量损失达80%以上。病毒在虫体内越冬,越冬代带毒成虫传毒给早稻,第2、3代带毒虫传毒给晚稻。第1、4代经卵带毒虫,还能分别引起早、晚稻再次侵染。以早栽双季晚稻和杂交晚稻发病最重,其主要感染期是在本田初期。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抓适期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害流行。病区在连片种植的基础上,对早栽双季晚稻本田初期喷药治虫1~3次,能收到显著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稻病毒发生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水稻黄矮病的发生及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稻黄矮病,是六十年代以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病,目前分布范围广,一般发病损失产量2-3成,是南方稻区的一个重要病害。
本病的症状特征是:始病叶位,在水稻生长前期,从顶叶以下一、二叶开始;病斑先从叶尖端开始向叶基扩展,全叶形成叶肉黄化、叶脉绿色的条状或斑驳状花叶,以后向上纵卷枯黄;病叶与茎杆夹角增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晚稻矮缩病和暂黄(黄矮)病预测模式(Y=(n·d·p·t)/x)的验证方法及结果。预测模式经6个单位在浙、皖两省6个不同病区进行联合试验结果,证明它能在发病株率为0~33.74%的不同发病条件下比较准确地预测双季晚稻矮缩病和暂黄病的发病程度,并说明第二代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带毒率的及时检测是该模式能付之实用的一个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57年,广东省水稻上发生了一种稻叶发黄的病害,其症状与生理性早衰的稻叶发黄相似,当时被称为生理性黄叶枯病。经过十来年的研究,1965年范怀忠等证实该病为叶蝉传播的病毒病,并定名为水稻黄矮病(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