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化学除草剂种类的增多和在茶园管理中广泛使用,对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更谨慎,施药技术更强。本文就化学除草剂在茶园和茶树苗圃中使用,指出了必须根据不同杂草种类采用不同除草剂,因草施药以及从施药剂量、时机、时间方面,重点论述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提出科学使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扁形名优茶 ,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 ,是闻名中外的名贵绿茶 ,产品供不应求。但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扁形名优茶工艺复杂 ,耗工耗时 ,产量低且价格昂贵 ,为积极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 ,探索较为合理的扁形名优茶机制技术 ,近年来 ,安农大茶业系进行了多次机械试验的研究 ,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扁形名优茶机制工艺 ,现简述如下 :1 鲜叶采摘和摊放 :晴天采摘中小叶种茶树的幼稚新梢 ,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主。鲜叶进入后要分级验收 ,分别摊放。摊放厚度为 30cm ,摊入时间为 6— 10h ,鲜叶摊放至叶面萎缩 ,叶质由硬变软 ,叶色…  相似文献   
3.
真空冷冻干燥对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舒茶早鲜叶为原料,杀青后将不同干燥程度的茶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以含水量、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总量、咖啡碱为指标进行理化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结果,与传统干燥方法做比较,判断该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绿茶更绿,香味较鲜爽,滋味较纯爽。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茶叶中有效成分的保留量较多。但是对不同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不同,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稀土对茶树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茶树花芽分化期和花蕾膨大现白期 ,叶面喷施硝酸稀土 ,观测茶树的花蕾生长动态及生长类内源激素 (IAA、GT和TZ)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在茶树新梢生长旺盛的 9月中旬以前 ,花蕾的累积生长量稀土处理的低于对照。稀土对茶树花蕾的形成并无明显影响。幼蕾及幼果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也较低 ,而一芽二叶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却较高 ,9月中旬以后 ,进入了秋末开花结实的旺盛期 ,稀土处理的花蕾中内源激素含量升高 ,但随着花蕾的成熟开放 ,内源激素含量又呈递减趋势 ,尤其是IAA含量急剧下降。这些结果表明 ,稀土并末打破茶树生长发育的节律 ,而是有助于促进IAA及GA等生长类内源激素向旺盛生长的组织和器官分布 ,从而促进它们的生长。文章还就稀土对茶树生长的作用及茶叶生产上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黄山毛峰是有名的历史名茶,在全国十大名茶排行榜中名列前三位。但是由于茶种混杂退化,茶叶采摘粗放无标准,加工制做不规范,只是徒有虚名的名品,没有叫得响的名牌,没有一个象浙江新昌大佛龙井、福建安溪铁观音那样按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化生产的固定品牌。因而一些不是黄山地区生产的毛峰,也冒充黄山毛峰出售,仿造假冒,充斥市场,  相似文献   
6.
歙县是安徽省最大的产茶县,有茶园面积1·6万公顷。改革开放后,兴起了名茶热,受经济利益驱动,茶农都积极生产黄山毛峰。歙县是黄山毛峰名茶的主要原产地,因黄山毛峰采制技术比较简单,一农一户均能独立制作,采摘没有统一的标准,加工制作的工艺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生产的毛峰成品  相似文献   
7.
我系实验茶场幼龄茶树缺绿症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本系幼龄茶园局部出现缺绿症状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 ,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对缺绿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新梢生长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 ,醋酸镁和硫酸铜 ,尤其是醋酸镁对改善缺绿状况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红绿茶加工工艺对茶鲜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的加工工艺对茶鲜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的影响,利用槠叶种群体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应用SDE提取、GC/MS对香气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应用溶剂提取、双相酶解和GC/MS对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同一批鲜叶所制的绿茶和红茶,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鲜叶、绿茶和红茶中精油相对总量依次为17.263、5.004和34.702。糖苷类香气前体检测结果表明,鲜叶中的香气前体苷元有6种,分别为苯甲醇、反式-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苯乙醇、水杨酸甲酯和香叶醇;绿茶中有5种,苯甲醇未检测出;而红茶中只检测出了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和苯乙醇两种。在绿茶加工中,鲜叶中的苷元仅有20.34%得以释放;而在红茶加工中,95.60%的苷元得以释放。这些释放出的苷元成为成品茶的重要香气组分。实验证实了鲜叶在不同的加工工艺处理下,在制得的成茶中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汪勇  胡绍德  杨泽兴 《茶业通报》2006,28(4):161-162
本实验通过叶面喷施液态生物肥的方式,早春对茶树追施“绿之源”生物有机肥,观测其与对照之间的感官审评和内含物的差异,来探讨液态生物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