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松嫩盐碱草原3种不同盐碱程度的盐碱土为材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3种不同程度盐碱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3种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pH值、碱化度随着盐碱化程度增加而增大,而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随着盐碱化程度增加而降低;3种盐碱土共获得2841个OTU,分属于39个细菌门,其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等10个菌门是盐碱土中最主要的细菌门类;轻度盐碱土中酸杆菌门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为32.28%,中度盐碱土中变形菌门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为19.87%,重度盐碱土中放线菌门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为22.57%;RDA分析表明,酸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广古菌门、TM7等的相对丰度与碱解氮、有机质以及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放线菌门、浮霉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与pH值、碱化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疮痂病日益加重的情况,以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rabies为指示菌筛选拮抗菌,优化菌株的发酵条件,检测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的抑制情况。首先,利用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法和抑菌圈法分离筛选到了1株对疮痂链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并命名为BU108。随后,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对该菌株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适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粉,碳氮比为1:2,磷酸二氢钾(KH2PO4)为0.5 g·L-1,硫酸镁(MgSO4·7H2O)为0.5 g·L-1,氯化钠(NaCl)为5.0 g·L-1,培养温度为28℃,pH 8,培养时间为22 h。最后,通过盆栽实验检验了芽孢杆菌BU108对马铃薯疮痂病的实际抑制效果,结果显示:BU108施用浓度为1×1010cfu·m-2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91.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 0.01)。  相似文献   
3.
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地,以大庆草原盐碱土为材料,筛选耐盐碱细菌,对筛选纯化后的细菌用 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能力进行分析;设置 2种处理(CK1:无菌蒸馏水;S1:菌液),对苜蓿种子进行发芽实验,比较不同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苗长和鲜重;同样,设置 2种处理(CK2:无菌蒸馏水;S2:菌液),采用蛭石浇灌营养液的培养方式进行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的 NaHCO 3胁迫苜蓿生长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共分离获得 43株菌,其中,一株编号为 38的菌株(S38),基于 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发现,该菌为动性球菌( Planococcus)属的菌株,具有固氮和产 ACC脱氨酶的能力;S1相比 CK1处理,显著提高了苜蓿种子的萌发率、苗长和鲜重;S2相比 CK2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提高 32%和 50%,Chla、Chlb和 Chla+Chlb含量分别增加了1.33、1.15和 1.28倍,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有所降低,同时也影响了 K +吸收和分布。由此可见,S38对苜蓿种子有促生的作用,可影响 NaCO 3胁迫下苜蓿幼苗生长形态、根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等,降低苜蓿对盐的吸收,从而促进幼苗生长。综上,S38在缓解 NaHCO 3对植物的伤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