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在松墨天牛等蛀干害虫活动期,在云南松-杉木、柏树针叶混交林,云南松-栎类、木荷针阔混交林2种不同的林分中,选用广东林科院研制的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和与之配套的YB-50诱捕器,在混交林中首次进行了鞘翅类害虫诱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A-3型引诱剂诱获鞘翅类昆虫747头,隶属于8个科11种,一种天敌昆虫,并对主要蛀干害虫活动期进行统计分析。A-3型引诱剂诱捕是监测混交林钻蛀性害虫种群动态和降低虫口密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吸附分离的前处理技术与气相色谱法联用,同时测定柑桔(Citrus reticucata Banco)中的抑霉唑和噻菌灵等农药残留的方法,并对超声波提取条件和吸附分离柱的填充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此法同时测定抑霉唑、噻菌灵等农药残留,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克隆植物鹅绒委陵菜为研究对象,从生长特征、生物量分配等方面,对其在不同养分条件下的克隆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养分条件下,高养分有助于提高鹅绒委陵菜的植株高度;生物量分配在资源可利用水平低时,偏向于地下部分,否则资源更多的投资给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路踏查、专项调查、标准地调查、辅助调查等方法,对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分布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属6目17科共35种;造成危害的有10种,其中以蛀干害虫鞘翅目小蠹科、象虫科、天牛科和膜翅目蚁科、檀香目桑寄生科危害最重。对危害严重的云南切梢小蠹、松褐天牛、红火蚁等10种病虫害的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进行阐述,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1961—2013年青海省雷暴变化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深入了解青海省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该区域灾害性天气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选用1961—2013 年青海省45 个台站4—9 月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趋势系数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得到青海省植被生长季4—9 月雷暴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再利用R/S 分析法计算Hurst 指数以预测未来雷暴日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省4—9 月累计雷暴日数平均为38 天,7 月雷暴日数最多,全省及大部台站的雷暴日数均呈现极显著减少趋势,M-K检验表明,5 月和6 月雷暴日数存在突变,突变从1998年开始。青海省雷暴日数呈现出南高北低,并且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雷暴日数的3 个主要空间分布类型分别为东北区、南部区和中部区。Hurst 指数预示,4—9 月青海全省以及东北区和南部区的雷暴未来还将维持下降趋势,且持续性强度很高,而中部区将保持一种较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树龄黄金桂茶树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树龄对茶树叶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叶片中必需的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茶树树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不同树龄间达到显著差异。水解氨基酸中有5个非必需氨基酸随着茶树树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余5个差异不显著,而游离氨基酸中有8个氨基酸在茶树树龄为1年时最低,随后呈上升趋势,而6、9、15年茶树叶片中的8个氨基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龄茶树叶片的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氨基酸总量分析结果表明,当茶树树龄达到9年时茶树叶片的必需、非必需水解氨基酸总量及水解氨基酸总量最高。当茶树树龄达到6年时茶树叶片的必需、非必需游离氨基酸总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布设在泽库站内的微雨雷达(Micro Rain Radar,MRR)、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雨量计(Rain Gauge,RG)观测资料,针对2021年9月17日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MRR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研究了不同雨强MRR观测参量及雨滴谱的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此次过程中MRR与雨滴谱仪及RG的累计雨量结果较为一致,MRR 200 m雨强与雨滴谱仪反演值相关性较好。不同雨强下降水参量在垂直分布上有所差异,雨强Ⅰ档,受蒸发作用影响反射率因子、液态水含量、雨强由高层至低层表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雨强Ⅱ档,蒸发作用减弱,各微物理量峰值高度有所降低;雨强Ⅲ档,粒子碰并作用增强直径增大,各微物理量随高度的降低而增大。此次降水过程以小粒子为主,在各个高度层小粒子对数浓度的贡献均最大。1000~4000 m小粒子对雨强贡献率均大于90%;1000 m以下中等粒子随着高度降低对雨强的贡献逐渐增大;大粒子在高层对雨强的贡献率大于低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