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化剂对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和结构对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种类选定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水乳剂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稳定性增强,粒径大小可作为筛选乳化剂最佳用量的指标;乳化剂的HLB值与水乳剂的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关系密切;乳化剂的结构和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存在相关性,适当增加亲油性的饱和碳链长度,有助于提高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进而获得稳定的水乳剂配方。  相似文献   
2.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被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推荐为“全营养食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30 份藜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含盐量为 0.3% 盐碱地条件下采集 6 个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0 份藜麦种质资源中,6 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 6.38%~30.30% 之间,产量变异系数最高,籽粒直径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和主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且主穗长的增加可以直接极显著促进产量的提高,而株高则通过主穗长来间接提高藜麦产量;聚类分析发现,当欧氏距离为 8 时,可将 30 份藜麦种质资源分为四大类,且Ⅰ类材料更适宜于在江苏沿海盐碱地种植;主成分分析将 6个农艺性状降维至 2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 74.7544%,其中第 1 主成分主要包括主穗长、产量和株高,主要由株型因子构成,第 2 主成分主要包括籽粒直径和千粒重,主要由粒型因子构成。通过分析藜麦种质资源在江苏沿海盐碱地种植条件下产量与农艺性状表现,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盐碱地种植的藜麦品种及其在江苏盐碱地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证明了将光散射技术用于评价水乳剂稳定性的可行性。通过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的研制,证明了来自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的稳定性参数(SI)可以作为水乳剂稳定性判定的量化指标,其结果与传统的热贮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试验结果一致,SI<4.0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体系具有稳定性。此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对体系的稳定性影响最大,水质和共乳化剂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差异不显著。选定乳化剂配比后,水质和共乳化剂对体系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是协同作用的结果,水质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因而可用自来水配制合格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相似文献   
4.
以太阳光为光源,利用玻片药膜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浓度、水质硬度、pH和共存离子等因子对阿维菌素乳油、水乳剂和微乳剂3种液体剂型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阿维菌素液体剂型光解率随光照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在试验初始浓度范围内,3种阿维菌素制剂光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与药液浓度呈负相关。在不同浓度、pH、共存离子条件下,阿维菌素的光解速率均表现为乳油〉水乳剂〉微乳剂,pH对单一剂型光解有较大影响,而共存离子对其影响作用较小。在不同浓度硬水条件下则表现为随水质硬度增加,微乳剂半衰期减少,水乳剂和乳油略微增大,在蒸馏水下的半衰期为微乳剂〉水乳剂〉乳油,而在684mg·L-1硬水时半衰期为水乳剂〉微乳剂≈乳油。相比于乳油,微乳剂和水乳剂光解速率较慢,可以有效延长阿维菌素持效期,进一步提高阿维菌素在田间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究18%噻虫胺包埋颗粒剂在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片中的累积量与其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防治效果的相关性及残留消解动态,以期为指导其科学用药,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以1%噻虫胺颗粒剂为对照药剂,通过温室黄瓜栽培试验,调查了18%噻虫胺包埋颗粒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通过建立黄瓜叶片和土壤中噻虫胺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检测方法,测定了不同施药量和黄瓜不同生长时期条件下18%噻虫胺包埋颗粒剂在黄瓜叶片中的累积量,并研究了其累积量与防治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噻虫胺包埋颗粒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效为49%~95%,是对照药剂1%噻虫胺颗粒剂的1.16~2.32倍,且在推荐施药剂量 (有效成分450 g/hm2)下即能达到理想防效;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43~63 d,而对照药剂为35 d,表明其在土壤中的消解速率缓慢;噻虫胺在黄瓜叶片中的累积量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累积量与防效均随施药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施药后56 d达到最高值,当施药剂量有效成分分别为450、600和750 g/hm2时,黄瓜上部叶片中噻虫胺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1.9、2.2和2.8 mg/kg,最高防效均为90%;中部叶片中噻虫胺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2.2、2.5和3.0 mg/kg,最高防效分别94%、93%和95%。  相似文献   
6.
含有机硅助剂的阿维菌素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制了含有机硅助剂的阿维菌素微乳剂,并以常规阿维菌素微乳剂或乳油为对照,从制剂质量技术指标、理化性能及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所配制的含有机硅助剂(Silwet 408)的1.8%阿维菌素微乳剂(含质量分数为6%的环己酮、4%的二甲基亚砜、7%的0203B和5%的Silwet 408,余量为自来水)不仅达到一般微乳剂的质量要求,阿维菌素热贮分解率为1.12%,有机硅助剂的热贮分解率也低于1%,而且通过溶剂优化,节约了70%的有机溶剂用量和7%的表面活性剂用量,还比常规微乳剂和乳油的表面张力降低10 mN/m左右、减小液滴接触角10°以上、增大液滴的扩展面积5 mm2以上,药液的润湿时间从乳油和常规微乳剂难于润湿降低到1 min以内。每公顷7.2 g (有效成分含量)含有机硅助剂的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为96.8%,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乳油制剂(防效94.5%);特别是低容量喷雾增效更为显著,每公顷3.6 g的微乳剂防效为88.4%,明显高于同剂量的大容量喷雾(防效82.7%)。试验结果表明,含有机硅助剂的阿维菌素微乳剂比常规微乳剂或乳油性能更为优越,防效更显著,特别适合于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7.
农药微乳剂概念及其生产应用中存在问题辨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农药微乳剂的定义及其组成、性质和外观形态进行了论述,并对微乳剂目前存在的诸如药效、表面活性剂用量、添加极性溶剂以及微乳剂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药效、外观、配方组成及稳定性等方面全面比较了微乳剂和水乳剂的优缺点,认为微乳剂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微球剂 (microspheres) 是指活性成分溶解或均匀分散在辅料 (包括载体)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粒径一般在1~250 μm之间)。天然高分子明胶因具有无毒无害、来源丰富、生物可降解等特点已成为控释剂的理想载体,在生物、医学及农药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论述了以明胶为载体,负载农药 (医药) 后形成微球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乳化-溶剂挥发法、交联法、相分离法(凝聚法)等;同时简述了以明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为复合载体的微球剂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以明胶为载体或复合载体所制备的微球剂在农药、医药等领域的研发及应用状况进行了简述,对其在农药领域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太阳光为光源,利用玻片药膜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浓度、水质硬度、pH和共存离子等因子对阿维菌素乳油、水乳剂和微乳剂3种液体剂型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阿维菌素液体剂型光解率随光照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在试验初始浓度范围内,3种阿维菌素制剂光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与药液浓度呈负相关.在不同浓度、pH、共存离子条件下,阿维菌素的光解速率均表现为乳油>水乳剂>微乳剂,pH对单一剂型光解有较大影响,而共存离子对其影响作用较小.在不同浓度硬水条件下则表现为随水质硬度增加,微乳剂半衰期减少,水乳剂和乳油略微增大,在蒸馏水下的半衰期为微乳剂>水乳剂>乳油,而在684 mg· L-1硬水时半衰期为水乳剂>微乳剂≈乳油.相比于乳油,微乳剂和水乳剂光解速率较慢,可以有效延长阿维菌素持效期,进一步提高阿维菌素在田间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阿维菌素B2的农药利用率,以海藻酸钠与壳聚糖为复合载体,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阿维菌素B2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颗粒剂,并研究了其理化性质及其在土壤中的释放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包埋颗粒剂包埋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并进行正交试验,以获得优化制备配方;用红外光谱表征包埋颗粒剂的化学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物理形态。采用土壤包埋法研究了其模拟释放性能。结果显示:制备阿维菌素B2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颗粒剂的优选配方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壳聚糖质量分数1%,Tween-20质量分数0.75%,投药量m(阿维菌素B2): m(海藻酸钠)= 1 : 2,油水比[m(油相): m(水相)] = 1 : 20;所制备的包埋颗粒剂的载药量为22.38% ± 0.25%,包埋率为95.26% ± 0.61%。SEM图像显示,包埋颗粒剂形状不规则;红外光谱数据显示,阿维菌素B2被成功包埋于载体中。土壤中的释放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包埋颗粒剂在土壤中突释明显,在前30 d,阿维菌素B2的释放量占80 d总释放量的60%以上;小粒径颗粒剂具有更快的释放速率。粒径150~300 μm和 > 300 μm的包埋颗粒剂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粒径150~300 μm和 < 150 μm的包埋颗粒剂亦符合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