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勇  张勇  唐小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07-6809
利用Brewer分光光谱仪观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拉萨站近几年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萨上空臭氧主要分布在15~35km,反演结果的峰值出现在21~25 km。对比拉萨四季臭氧垂直分布发现,它们在平流层中上层的差异不大,且在36 km以上的分布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从地面到21 km,冬春季的臭氧数密度大于夏秋季,近4年来拉萨的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变化不大,臭氧总量的极值出现在冬春季节,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在8和9月较低,2008年6~9月臭氧低值的持续时间是近几年中最长的,达23 d。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皮疹是抗结核药物的主要副反应之一。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明确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皮诊的患者共65例,我们对这65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为我院因结核病住院者,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11~74岁,平均32岁。原发性肺结核7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9例,继发性肺结核28例,结核性胸膜炎12例,肺外结核9例。初治39例,复治26例。1·2药疹及其处治选例标准是明确诊断结核病,出现皮肤反应时正值抗结核药治疗期间,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出现的皮疹,须经重复试用而明确抗结核药物所致者,除外当时伴用的其…  相似文献   
3.
1980-2009年西藏西北部潜在蒸散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西藏西北部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影响潜在蒸散的气候因素.结果表明:①西藏西北部潜在蒸散呈现从西北向东南减少的分布特征,最大潜在蒸散出现在夏季,春季次之,冬季最小.近30 a来,除冬季潜在蒸散呈略微增加趋势外,其余均呈减少趋势.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潜在蒸散与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呈负相关.②影响潜在蒸散的主要气象要素为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风速对冬季潜在蒸散的影响最为显著;近30 a来,风速减小、日照时数减少、相对湿度增加是导致潜在蒸散量减少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西藏西北部地区潜在蒸散的变化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即在气温升高[0.55℃·(10a)-1]的背景下,潜在蒸散呈下降趋势[10.02 mm ·(10a)-1].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藏沙尘天气显著减少,呈下降趋势,为探究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利用日喀则市1992~1995年的气象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因子对沙尘天气的影响程度,发现气温、植被及风速对沙尘天气的影响贡献最大,气候变暖、植被面积增加有助于减少沙尘.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皮疹是抗结核药物的主要副反应之一。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明确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皮诊的患者共65例,我们对这65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46年西藏农区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西藏高原主要农区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作物生长季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采用费希尔最优分割法对各要素的突变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近46 a来,除昌都呈微弱的降温趋势外,西藏农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均表现为显著的升温趋势,升幅为0.09~0.31℃/10a;前20 a(1961~1980年)降水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自1981年开始呈现增多趋势,日照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前20 a呈增多趋势,1981年之后为减少趋势.沿江河谷农区的突变点较一致,1982为气温由冷到暖的转折点,降水和日照的突交点出现在1998年.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8—2009年重庆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结合重庆玉米生长期(3~8月)的气象资料,以及试验点地形条件,采用K-means和CART模型,研究了氮、磷、钾缺施条件下(Nn、Np、Nk)山地玉米产量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缺施条件下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缺钾、缺磷条件下玉米产量明显高于缺氮条件。氮、磷、钾不同缺施条件下生态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区别:缺氮时,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为土壤气候地形,土壤碱解氮含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子;缺磷时,气候的重要性高于土壤和地形,日照是相对重要的因子;缺钾时,气候因子也占据了主导地位,降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ART模型解释了氮、磷、钾缺施条件下玉米产量总变异的65.7%、79.8%和83.8%。  相似文献   
8.
利用Brewer分光光谱仪观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拉萨站近几年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萨上空臭氧主要分布在15~35 km,反演结果的峰值出现在21~25 km。对比拉萨四季臭氧垂直分布发现,它们在平流层中上层的差异不大,且在36 km以上的分布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从地面到21 km,冬春季的臭氧数密度大于夏秋季,近4年来拉萨的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变化不大,臭氧总量的极值出现在冬春季节,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在8和9月较低,2008年6~9月臭氧低值的持续时间是近几年中最长的,达23 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