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对转基因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迄今,苏云金杆菌(Bt)的晶体蛋白质(cry)基因已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在玉米、棉花、马铃薯、烟草中获得表达。带有Btcry基因的玉米品种接近商品化,对许多鳞翅目害虫包括玉米螟具有毒性。但遗传工程作物的一个潜在问题就是目标害...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对某些害虫具有高毒效,通过开发新菌株和遗传工程技术的促进,进一步扩大了Bt制剂的应用范围,预料该制剂不久将成为一种重要农药。然而,Bt制剂的广泛使用很可能同化学农药一样产生抗药性。在1990年前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种抗有丝分裂剂(秋水仙碱、氟乐灵和黄草消)在2个处理时间(48h和72h)及2种处理浓度〔秋水仙碱0.0125%(313μM)和0.025%(625μM),氟乐灵和黄草消均为5μM和10μM〕下对2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Pavon和Kitt)花药愈伤组织产生加倍单倍体植株的诱导效果。试验结果,秋水仙碱是最有效的染色体加倍剂,用秋水仙碱处理后,Pavon品种产生的再生植株中89%是双单倍体(2n=6x=42)。但是,用2种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72h后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种抗有丝分裂剂的不同处理浓度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对照处理(不加抗有丝分裂剂)的所有再生植株均为多倍单倍体(2n=3x=21)。上述结果表明,秋水仙碱仍然是最有效的染色体加倍剂,用秋水仙碱处理花药愈伤组织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高频率双单倍体植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苏云金杆菌发酵中环境温湿度对噬菌体污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云金杆菌发酵中常常受到噬菌体的严重威胁。作者从1986~1994年进行了Bt发酵中噬菌体污染与环境温湿度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9年平均倒罐率为0.69%,3、4、5、6、11月份倒罐率分别为0.74%、1.06%、3.24%、0.38%和0.39%。5月份平均温度偏高,平均相对湿度大,有利于噬菌体的增殖,是防治噬菌体污染的关键月份。在研究中发现,环境中的TP-4型噬菌体检出率高,对发酵生产的威胁最大。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GC—91发酵上清液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生物测定,SDS-PAGE方法对苏云金杆菌GC-91发酵液的上清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清液中含有增效物质,离心丢弃上清液是导致毒力收率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上清液对粉剂增效明显,本实验中最高增效倍数为23.5倍,且上清液对不同菌种粉剂增效力不同,对GC-91菌粉增效极为显著,对HD-1菌粉增效较为缓慢。上清液中含有的增效物质是一种热稳定物质,能耐15分钟沸水浴,在pH2~10范围内稳定,证明不是β-毒素  相似文献   
7.
谈Bt杀虫剂的研究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细菌杀虫剂在全世界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其中令人瞩目的首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这种制剂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走向产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可观。苏云金杆菌是什么?学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它是德国生物学家于1911年率先从贮藏谷物的感病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uehniella)中发现,因为发现地在原东德苏云金城市,故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9.
热胁迫的不利影响是实现小麦遗传生产潜力的最大限制因素。本项研究以麦苗为材料探讨了植物“热冲击蛋白质”(HSP)合成中的温度诱导反应特性。各HSP的测定结果发现,在非致死温度下开花小麦植株的旗叶与生产中所遇到的情况相似。HSP纵剖面图用~(35)S-蛋氨酸标记产物的等电聚焦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来显示HSP纵剖面图特点,该标记产物由聚(A)~+RNA体外转移。聚(A)~+RNA是从分别暴露于22、25、28、31、34和37℃2h的幼苗叶片中以及从置于32℃下2h的旗叶中获得的。各种HSP的合成是在28—31℃间小麦处于热冲击状态下的幼苗叶片组织中和在32℃下的旗叶中发现的。通过运用HSP16.9和HSP70~(32)P标记探针的northern印迹分析进一步证实上述观察结果,表明当叶片温度比其适宜生长温度(18—23℃)高出10℃时,小麦对热胁迫的反应表现为合成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HSP。发现在幼苗和开花植株的旗叶上合成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HSP,这意味着HSP是在叶温达到对其生长和发育有害的水平之前合成的。  相似文献   
10.
产生疫苗的转基因植物同目前利用动物或酵母培养细胞来制造疫苗相比,采用转基因植物制造疫苗更具优越性。首先是植物容易大量栽培,很容易满足商品所需要的产量。因此转基因植物疫苗更低廉,特别为发展中的穷国带来实惠。其次是植物病毒不会传染人类,无需担心受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