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锡林郭勒草原冷季牧草保存率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冷季调查的牧草相关数据,以牧草保存率为主要参数,分析研究区域内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植被四种草地类型的牧草保存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种草地类型在常年围封和自由放牧两种利用状态下的牧草保存率逐月递减,其递减趋势各不相同.常年围封状态下,冷季末期(4月)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植被牧草保存率分别降至41.7%、48.3%、39.O%和35.5%,平均月递减率分别为1O.6%、10.3%、12.2%和12.9%;自由放牧状态下,冷季末期四种草地类型牧草保存率降至11.7%、12.6%、0和12.6%,牧草保存率平均月递减率分别为17.7%、17.5%、20.O%和17.5%.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1990-2014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的改变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又会影响景观格局,本研究应用3S技术和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毛乌素沙地1990、1995、2002、2008、2014年25年来土地利用动态过程与景观格局变化,并选取自然和人类活动等10个因子分析了其变化驱动力.结果显示,25年来固定沙地面积增加7.5%,半固定沙地增加3.8%,流动沙地减少42.95%,农田面积增加4.6%,低湿地和水体面积基本不变,城建用地面积增加.其中,增加的固定沙地主要由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转变而来;增加的半固定沙地主要由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转变而来;减少的流动沙地主要转为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景观结构趋于复杂,类型斑块数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小,破碎度上升,呈现破碎化态势.各类型斑块数和分离度变化非常显著.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中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人口、GDP和农林牧总产值因素所致,气候因素贡献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3.
乌梁素海芦苇湿地遥感生物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定量遥感的手段实现对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物量的估算。在定点监测芦苇生长周期内的生物量基础上,分析了各监测点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实测数据与同期4种植被指数NDVI、DVI、PVI、RVI的相关关系。建立一元线性估算模型及多种非线性估算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乌梁素海而言,芦苇地上生物量(鲜重与干重)与所选4种植被指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鲜重、干重的最优模型均是基于NDVI的三次多项式估算模型。精度检验结果显示:用NDVI三次多项式估算模型计算出的鲜重和干重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接近,鲜重的平均误差为19.90%,拟合精度达到80.10%;干重的平均误差为18.71%,拟合精度达到81.29%,可以满足乌梁素海地区芦苇生物量宏观估测的需要。通过分析2013年7月研究区芦苇总生物量干鲜重的空间分布图可得,乌梁素海地区芦苇干重在1 000~1 500 g·m~(-2),鲜重在3 000~4 500 g·m~(-2),且高生物量和低生物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1-2013年MODIS NDVI数据及其同时段的月均温和月降水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采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残差分析及GIS空间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其中显著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30.36%,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东部和西北部;显著减少的区域仅占鄂尔多斯总面积的0.57%,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北部边界;(2)植被NDVI与温度和降水的显著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最典型的为荒漠草原区NDVI与年降水量的显著正相关关系;(3)用残差计算方法对该区域近年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量化后发现,在年均温和降水量无显著变化的背景下,近年鄂尔多斯植被NDVI的显著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解释鄂尔多斯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过程和原因,进一步合理组织该区有序的人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放牧梯度:对照(围封)、28只羊每月放牧3天(轻度)、6天(中牧)、12天(重牧),采用控制实验分析了不同放牧处理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和土壤深度均对土壤pH值、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总氮和总有机碳含量受放牧强度极显著影响(P<0.01),轻牧处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磷含量受放牧强度影响显著(P<0.05)。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MBP含量与土壤因子F1(TN,AN,NO3--N,TOC,AP,NH4+-N)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MBN含量与土壤因子F1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MBN和MBP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具有统一性,微生物量氮、磷可以灵敏地反映出放牧强度变化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