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草灭草能较好地把除草和增肥改土、保墒保温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早苗、企苗和壮苗,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宜兴市从1983年秋播开始进行免耕麦田盖草灭草试验、示范,并相继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多年来的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完善和发展了免耕麦田盖草灭草配套技术,1985~1988年推广面积累计达162.81万亩,占三麦播种面积的60%左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1988年估算,免耕麦田应用盖草灭草配套技术增产粮食1264万公斤,改良土壤(包括低产田)近40万亩。实践证明,免耕麦田盖草灭草配套技术方法简便,投工少,效益高,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2.
稻麦两熟制地区,麦田草害严重。1989-1990年,作者以免耕小麦田为对象,对新型除草剂骠马Puma Super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经小区试验对比和示范结果表明:骠马对以看麦娘(Alopecurus augualissobl)、日本看麦娘(A. iaponicus Sterd)、(?)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ad) Fern)为主的禾本科杂草有极强的杀伤力;骠马与使它隆混用,可兼除猪殃殃等阔叶草,使用得当,除草效果一般在95%左右,保产效果显著,对小麦安全。现将试验研究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往预测褐稻虱若虫孵化高峰期,均采用成虫高峰日加产卵前期再加卵发育历期的方法,预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始终不相吻合,因而往往增多防治次数和农本.为了提高褐稻虱发生期预测的准确性,1976~1977年对褐稻虱的产卵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骠马防除小麦田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自70年代后期以来,稻田化学除草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除草醚,除草醚虽有较好的除草效果,但对水稻上层杂草的控制作用较差。随着除草醚的长期单一使用,我县稻田草相发生了变化,水稻中后期草害明显加重。1984~1986年,我们研究了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除草剂除草效果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替代除草醚的药种。  相似文献   
7.
我县常年种植油莱20~25万亩,其中稻茬直播油菜占95%。田间杂草以看麦娘为主,与油菜竞争激烈,苗期尤为突出,如除草不及时,将导致缺苗断垄,影响菜苗素质和产量,重草田甚至失收。为了解决油菜田草害,我县在推广应用杀草丹的同时,1985年引进新除草剂稳杀得 SL—236,在6个点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又在47个乡4万亩大田开展示范,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太湖地区属于北亚热气候区,春末夏初受季风影响,冷暖交锋,常常形成连阴雨天气,使三麦赤霉病流行。据宜兴市统计,1960—1987年间,有16年是赤霉病的流行年,发病率为57.1%,严重地影响了该区三麦单产。在轻病年,因赤霉病的发生要损失产量1~10%,中等发生年,损失产量10—20%,重发生年要损失产量20~40%。我们利用宜兴地区历年赤霉病的发病资料(该资料将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分为:轻、中等偏轻、中等、偏重、重五个等级)和太湖地区小麦单产资料绘制的曲线图反映了赤霉病的发生对  相似文献   
9.
10.
(一)盛发期和发生世代的变动五十年代太湖地区为单季晚稻区,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常年发生三代.第一代蛾的盛发期为5月1~5日,第二代为7月1~15日,第三代为8月16至9月5日.到七十年代,双三制占70%以上的地区(以下简称双三制区),其盛发期拉长,第一代为5月1~31日,第二代为7月1~25日,第三代为8月20至9月15日.单双并存单季稻以杂优稻为主的地区(以下简称单双并存区),一、二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