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禾谷类作物锈菌的专化性研究,首先在小麦秆锈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其次在小麦叶锈病、条锈病和燕麦冠锈病方面,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与生态循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仅碳素就有2×10~(11)吨,但其中大多数是高等动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粗纤维素(包括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可产生粗纤维72×10~(10)吨。我国每年的产量是11451×10~6吨。其中农业下脚料和废物525×10~6  相似文献   
3.
侧耳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侧耳属食用菌以生长快,抗逆力强,易栽培和高生物效率著称。它们的上述特性是和它们具有较强的木质纤维索酶活性分不开的。因此,对侧耳纤维索酶的研究,可能对食用菌的栽培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普遍测定食用菌纤维索酶和半纤维索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侧耳属4个种5个常见栽培品种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索酶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单倍菌系配合试验(Mating test)证实玉米黑粉菌的性质受多因子控制。不同配合型间呼吸强度有明显的差异。
玉米黑粉菌在含有色氨酸的培养基中能产生大量刺激生长物质(最高达380微克/毫升),经Salkowski反应、纸层析及黄豆芽劈茎试验证明,这一生长物质为IAA。单性菌系引致的茎叶扭曲组织及配合接种后产生的瘤组织中IAA的量显然高于健组织(分别为11.18、17.65及6.47微克/克),证明这些病症的形成与IAA有关。  相似文献   
5.
陆师义 《植物保护》1963,1(1):40-41
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200年即有记载用硫、粪、尿、灰、泥及植物煎汁防治植物病害。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是在病原物被清楚了解后开始的。1,700—1,900年间已较多地应用硫、酸硫铜、甲醛及鋅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小麦腥黑穗病和静多果树病害。近50年来化学防治的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喷布茎叶及处理种子  相似文献   
6.
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进行食用菌育种的研究中,我们对平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摸索出了较适宜的方法和条件。在PDA或MDA(麦芽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复盖灭菌玻璃纸,接  相似文献   
7.
高等担子菌纤维素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担子菌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酶,能使天然木质纤维索分解,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许多高等担子菌可供食用或入药,它们能利用木质纤维素废物的养料,生产出大量美味可口的食品和有医疗价值的药品。因此,对食用(包括药用)担子菌的纤维素酶系的研究,改变食用菌的废物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平菇栽培大多是在塑料棚、人防地道、屋舍等密闭式环境中进行,平菇成熟期弹射出的大量孢子粉尘,会污染空气而引起工作人员气管发炎,即所谓孢子过敏,  相似文献   
9.
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侵染玉米后可产生菌瘤,引起病害。幼嫩的菌瘤类似茭白,可供食用。我国东北地区素有食用习惯,在墨西哥还有罐头产品出售。玉米黑粉菌是一种担子菌,对此菌已有过多方面的研究报道。由于玉米黑粉菌生长繁殖快。  相似文献   
10.
<正> 锈病是安徽省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流行年份使小麦减产10—20%,局部严重地区甚至减产5成以上,因此,防治锈病是保证小麦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我们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证明盐酸苯肼对小麦锈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但对植株有明显的药害.为了解决苯肼类化合物的药害问题,寻找新的更有效的防锈药剂,在温室测定了140多种苯肼衍生物或类似物对小麦锈病的疗效,证明苯肼甲酸乙酯(代号F_5)、苯肼基硫代甲酸乙酯(代号H_(10))、β-甲酰苯肼(代号H_(40))、β-甲酰-邻-乙基苯肼(代号H_(80))等对小麦叶锈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田间试验证明这几种苯肼类药剂的原粉以及不同规格的制剂对小麦秆锈病和条锈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H_(80)无药害,其余三种药害轻微.本文报道部分温室测定在安徽宿县、江苏句容两地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