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筛选出适于红禾麻扦插繁殖的外源性生长调节剂类型与处理方法,提高红禾麻扦插成活率。以红禾麻新鲜中部茎条为试材,研究了3种生长调节剂(IAA、IBA、NAA),4种浓度梯度(0(CK)、50、100、150、200mg·L~(-1))与4个时长梯度(1、2、3、4h)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处理后经45d生长,观察记录其生根率、根数、根长、根系效果指数、叶片数、新茎数、新茎长等生长指标,并进行多重比较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红禾麻扦插繁殖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CK。但3种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对红禾麻扦插繁殖的影响有一定差异。生根数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但各处理间差异较小,生根数表现为NAA 200mg·L~(-1) 4hIAA 200mg·L~(-1) 4hIBA 200mg·L~(-1) 4h;根系效果指数随3种生长调节剂浓度(50~200mg·L~(-1))增加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NAA 200mg·L~(-1) 4h综合得分最高,为1.583 8,排序第一,CK综合得分最低,为-2.915 5。因此,NAA 200mg·L~(-1) 4h较利于红禾麻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黔产10种薯蓣属植物叶片的上、下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0种黔产薯蓣属植物叶片上表皮细胞除薯蓣、黏山药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薯莨为不规则形外,均为多边形,垂周壁除薯莨为浅波状外均为平直-弓形;叶片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浅波状或深波状。叶片上、下表皮均具鳞片状多细胞腺毛,其中黏山药、毛胶薯蓣、日本薯蓣、毛芋头薯蓣以及黑珠芽薯蓣叶片具单细胞非腺毛。下表皮气孔器为不定式或不等,大小范围为(24.65μm×16.97μm)~(32.35μm×25.16μm),气孔指数为15.20%~27.02%。说明薯蓣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内各组间无明确规律性,结果为薯蓣属植物的种间分类提供了一定材料与依据,有助于薯蓣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移民是针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乡村的特困群体实施异地开发,缓解人地矛盾恢复和改善生活平衡,彻底解决温饱,实现税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新时期移民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一是分散移民移面不稳,头年移民次年返乡;二是移民恐惧心里较强,怕从艰难步入更深的艰难;三是整体移民的前提条件差,导致农户持等待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4.
中药黄精为我国著名常用中药材,药用和食用价值较高。其基原植物为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滇黄精(P. kingianum)和多花黄精(P. cyrtonema)。由于黄精属内物种较多、药材性状特征类似,因此鉴别非常困难,易混品众多,误采和混用现象明显,给用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尽管目前对黄精属植物的分类鉴别研究较多,但资料较为零散。基于此,该文从生药学(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花粉、叶表皮和种皮、细胞学(染色体)及DNA分子鉴别(分子标记和DNA条形码)5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药黄精及其常见易混品植物的分类鉴别研究进展,并对其相关鉴别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6.
头花蓼种子生活力TTC法最优测定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用四唑染色法(TTC法)测定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种子活力的最优条件。以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TTC染色浓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响应面试验对头花蓼种子活力测定的最优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染色温度40℃、染色时间180 min和TTC浓度20 mmol·L-1为头花蓼种子活力测定的最优条件;三个检测指标对种子活力测定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染色浓度。认为TTC法是一种测量头花蓼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能够快速客观评价头花蓼种子的发芽能力,为预测其播种量和出苗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贵州民族药大丁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大丁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基质、温度、光照、浸种时间、激素浓度等条件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有明显的影响,萌发率由高到低的基质依次为河沙、滤纸、脱脂棉+滤纸、脱脂棉、纱布;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P0.05),20℃时萌发率最高,10℃时萌发率最低;周期性光照(光照12 h/黑暗12 h)条件下比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浸种24 h是萌发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促进大丁草种子萌发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大丁草萌发的适宜基质为河沙,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的光照条件为周期性光照,适宜的浸种时间为24 h,适宜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  相似文献   
8.
以苗药追风伞原植物落地梅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及透光率5个因素对落地梅扦插繁殖的影响,为落地梅的扦插繁殖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落地梅扦插繁殖的最佳处理组合是:50 mg/L的奈乙酸(NAA),处理插穗2h后,露天扦插到珍珠岩+壤土(1∶1)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9.
贵州兴义是我国著名的石斛主产地之一,其境内丰富的石斛资源备受关注。其中美花石斛是分布最多,民间使用最广,加工小黄草质量最好的石斛品种,其开发利用前景良好。笔者通过查询文献资料、访问调查及实地调查的方法,对美花石斛的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特点及生长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目前面临濒危的局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期为贵州省发展石斛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