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采用研磨加酶解的方法提纯的茶薪菇厚垣孢子为试材,研究了环境条件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薪菇厚垣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最适pH为7.5;光线对厚垣孢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培养基成分对孢子的萌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崔彬彬  陈萍  朱维红  张妍  薛俊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361-11362,11369
对被子植物质体、线粒体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被子植物线粒体遗_传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茶薪菇SM(三明原株)、At103(退化株)2种菌株分离出的厚垣孢子为新型育种材料,采用超声波-高温复合处理,比较各处理间菌丝长势及出菇情况,探讨茶薪菇厚垣孢子诱导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超声-高温处理对厚垣孢子育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以超声波300 W、15min,复合40℃高温处理6h效果较好,其中S3菌株增产29.6%。退化不出菇菌株厚垣孢子诱导后可分化形成子实体,生物转化率30%。  相似文献   
4.
以2株茶薪菇为材料,通过形态观察、杂交配对、出菇试验、耐热性比较等方法,研究了单核与双核厚垣孢子的差异,确定了其无性循环生活史。研究表明:单核孢子体积较小,呈梨形,多端生;双核孢子体积稍大,多梨形、少数葫芦状或不规则状,端生或中生;紫外辐照未发现厚垣孢子形态变化;相同培养条件下单核孢子数量较多,4~38个/视野,双核厚垣孢子耐热性较强,45℃处理8h萌发率达5.6%。  相似文献   
5.
对植物线粒体遗传方式、遗传机理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被子植物线粒体的遗传方式以单亲母系遗传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裸子植物中,不同的种差别较大,松科、红豆杉科线粒体多为母系遗传,而南洋杉科、杉科、柏科和三尖杉科的线粒体主要为父系遗传方式。绝大数植物线粒体遗传有其不同于质体遗传的特征,线粒体在雄性生殖细胞中持续存在,甚至参与受精进入合子,但又更多地表现为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6.
试验确定了猴头多糖罐批发酵的种子培养基配方、种子质量标准、发酵控制条件及发酵终点。猴头罐批培养要求种子活力旺盛,菌球色白,悬浮性强,密度3.0×103个.mL-1~4.0×103个.mL-1,直径0.5 mm~1.5 mm。5批发酵表明,猴头多糖培养以26℃,pH5.0,搅拌150 r.min-1~200 r.min-1,罐压0.04 PMa~0.06 PMa,通风0.6 m3.h-1~0.8 m3.h-1培养144 h~168 h较适宜,菌丝多糖达115 mg.g-1~130 mg.g-1。比较发现,猴头罐批发酵较栽培子实体多糖高2倍。  相似文献   
7.
对植物线粒体遗传方式、遗传机理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被子植物线粒体的遗传方式以单亲母系遗传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裸子植物中,不同的种差别较大,松科、红豆杉科线粒体多为母系遗传,而南洋杉科、杉科、柏科和三尖杉科的线粒体主要为父系遗传方式。绝大数植物线粒体遗传有其不同于质体遗传的特征,线粒体在雄性生殖细胞中持续存在,甚至参与...  相似文献   
8.
以茶薪菇SM菌株为试材,研究了4种分离纯化方法对厚垣孢子分离纯化的影响,并观察其显微萌发特征。结果表明:研磨酶解方法较好,在1.0%蜗牛酶和1.0%纤维素酶,30℃、4h条件下,菌丝碎片酶解消失,孢子饱满,数量达1.9×105个/mL;显微镜检发现多数厚垣孢子萌发点位于孢子侧面,萌发菌丝具锁状联合结构,萌发后原孢子的液泡体积增大,胞内充满大液泡。  相似文献   
9.
以2株茶薪菇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其多糖深层发酵的培养特征及发酵的控制条件。结果表明:茶薪菇多糖发酵罐深层培养以26℃,pH 6.5,150~250r/min搅拌,0.03~0.05MPa罐压,0.2~0.4m3/h通风,发酵96h较适宜;菌丝胞内多糖达937~1 080mg/g。2个菌株罐批培养多糖高峰期与摇瓶一致,但产量略高,较固体栽培子实体多糖高1.3~1.5倍,时间缩短12倍。比较发现,菌株U27厚垣孢子数量较多,液体培养效果较好,摇瓶种子菌球小而齐,直径1.0~2.0mm,密度(1.5~2.5)×103个/mL,液体深层发酵的菌丝多糖达1 080mg/g,为子实体多糖的1.5倍,是1株良好的多糖深层发酵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