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宁夏贺兰山东路风沙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等碳量秸秆、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农田养分调控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和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C)、全磷(P)、速效氮(AN)、速效磷(AP)浓度显著增加,且生物炭还田优于等碳量秸秆处理.而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全氮(N)浓度影响不显著.土壤C/N、C/P、N/P、AN/AP变化范围在10.1~10.9、7.4~8.2、0.7、2.7~3.4.且N/P、AN/AP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随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显著降低.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显著高于等碳量秸秆还田.而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与胞外酶化学计量比均显著高于等碳量生物炭还田.相关性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AN与碱性磷酸酶(AKP)极显著负相关,与β-葡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MBC、(BG+CBH)/AKP、(NAG+LAP)/AKP、MBN/MBP极显著正相关.生物炭还田后土壤AP与BG、α-纤维素酶(CBH)、LAP、NAG、MBC、MBN、(BG+CBH)/AKP极显著正相关,与MNC/MBN极显著负相关.综上,生物炭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浓度和微生物量,而秸秆还田更有利于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引黄灌区水旱轮作种植模式为背景,以灌淤土为研究基础,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水旱轮作淹水培养90 d后灌淤土磷素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性鸡粪、秸秆生物炭和磷肥添加均显著提高了灌淤土全磷、有效磷含量,增幅在6.4%~165.2%之间,输入外源性鸡粪与对照相比土壤Ca-P提升了88.4%,且随施磷水平增加无机磷(Pi)占土壤总磷比例提高。输入外源性秸秆生物炭显著增加土壤O-P含量,与施磷量的高低差异不显著,添加外源性鸡粪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较秸秆生物炭提升45.9%和45.4%。施用外源性鸡粪和秸秆生物炭前者较后者无机磷总量增加176.1 mg/kg,增幅34.5%,但无机磷占全磷相对比例后者较前者平均提高了8.5%,这可能与外源性鸡粪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全磷增量大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宁夏盐池县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量度盐池县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从而为盐池县农业生产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应用熵值法进行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计算各指标权重,并以盐池县1990-2005年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盐池县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各指标权重前4项为灌溉指数、劳均产粮、粮食单产、粮食安全系数;耕地利用对整个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最大,最低为耕地利用效益;盐池县的耕地集约利用还处于较低水平,耕地持续状况、耕地利用效益增长空间较大;影响盐池县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单因子障碍是复种指数和人均耕地,影响盐池县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分类障碍是耕地利用强度。耕地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耕地利用效益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客观因素决定的耕地利用程度影响主观耕地投入强度的积极性,共同影响耕地利用效益,最终形成耕地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农民素质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通过在青铜峡市邵岗乡甘城子村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受训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步增加,积极参与到GEF项目的实施中,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GEF项目所体现的效益十分显著,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临近的大沟村、玉西村及周边村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宁南黄土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粒度特征,旨在为更有效地指导该区域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标准化方法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利用Mastersizer 3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小流域9种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山杏林、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坝地、苜蓿地、撂荒地)216件样品,通过福克和沃德公式计算出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度等土壤粒度参数。[结果] ①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粒度组成均以粉粒和极细砂为主,以粉粒含量在各粒度分级中所占比例最大。黏粒、粗砂、极粗沙和中砂含量分层整体趋于稳定,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粉粒、极细砂和细砂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化起伏较大,各层段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②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各粒级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黏粒的变异系数最高,其次为砂粒,粉粒最小。③土壤平均粒径表现为:山杏×柠条林>沙棘林>山桃林>柠条林>山杏林>苜蓿地>山杏×沙棘林>撂荒地>坝地。撂荒地、山桃林和柠条林的分选性明显优于其他立地,沙棘林的分选性最差。[结论]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粒度分布主要受到植被类型及人类活动扰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播种期甘草当年生长量和越冬性能的调查,土壤墒情与出苗保苗关系的研究,种子不同处理程度对出苗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出苗保苗’的观察,总结出在无灌溉条件下旱地直播种植甘草的最佳播种期,最佳适播土壤湿度,种子不同程度处理对提高发芽率的关系,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播种方式的出苗保苗效果,为我区旱地种植甘草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盐池县北部干旱风沙区内农业生产的调查,对比分析了北部干旱风沙区内农田系统总能量的产、投结构及效率。针对种植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发展具有特色的农业体系,有效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