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黄土高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地制宜建设大型雨水集蓄工程,可有效利用雨水资源,为水保措施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大型雨水集蓄工程具有易管护、自动化程度高、集蓄的雨水干净等特点。提出了大型雨水集蓄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砒砂岩分布区草畜生态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三保  王晓 《家畜生态》2000,21(1):34-37
砒砂岩分布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11682km2,其中草地7980.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8.3%,畜禽品种较多,传统上是以养殖业为主的地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本地区还是我国正在开发的重要的煤炭基地。本文着重就该区畜牧业生态系统的草畜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并结合自然条件和畜牧业现状初步提出了该区畜牧业生态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黄河中游粗沙集中来源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4条小流域为对象,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坡面治理措施为减沙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4条流域不同历史时期坡面措施拦沙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小流域坡面综合评价指标与1953年相比提高5倍,其减沙效果提高100倍以上;小流域坡面综合评价指标达到0.3以上,流域输沙减少到1000 t/(km2.a)以下,达到多沙粗沙地区允许土壤流失量范围内,综合评价指标达到0.55以上,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流域将基本不向下游河道输送泥沙。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黄河中游地区不同自然气候、资源、立地条件、畜牧业经营现状和人文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国内外良性生态畜牧业结构模式,确定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划分类型区、适宜的经营方式和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畜牧配置措施,建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畜牧产业化总体发展格局,使畜牧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方式,逐步过渡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整体轨道上,使区域现代畜牧业形成经营产业化、畜种品牌化、结构合理化;组成不同类型区生态气候多样性、畜牧业生态要素合理性、畜牧业生产规范性、畜牧业产品品牌性和生态经济高效性的畜牧支持服务体系.为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并促进当地经济合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砒砂岩分布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116.82万hm  相似文献   
6.
小尾寒羊在陕北地区适应性能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鲁西南地区引入陕北的小尾寒羊在两地的生产性能,生理生化反应和抗逆抗病性等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羊种在陕北地区的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均表现良好,可以作为当地的适应良种引入,但在引种上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和种羊日龄,并在风土驯化方面要注重防治羊流感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无定河中游左岸监测区流域内农林业生产基地及主要农业作物进行详细调研后,选取不同地形结构(坡地、梯田和坝地)、不同措施配置(乔木林、灌木林)等10种农业用地的地类,进行土壤理化指标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分析,发现各种地类的各类指标均存在着不同水平的退化趋势,并针对问题提出了3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柠条矿井建设背景及工程概况做一简单介绍,从而引出矿井水土保持设施方案设计要求,并以此为起点展开对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建设特点及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经验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其他矿井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与还林还草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土丘陵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到34.81%,而该区在年输入黄河泥沙的总量中占到74%,可以看出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本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黄土高原以至赖以黄河维生的两岸人民工农业持续发展,概述了重建黄土丘陵区生态植被的首要措施是建立以草灌植被为先行主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历史时期坡面措施减沙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中游粗沙集中来源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韭园沟、王峁沟、辛店沟和裴家峁沟4条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坡面治理措施的减沙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坡面措施拦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流域坡面综合评价指标与治理初期相比提高5倍,其减沙效果可提高100倍以上;小流域坡面综合评价指标达到0.3以上,流域输沙可减少到1 000 t/km2.a以下,达到多沙粗沙区容许土壤流失量范围;综合评价指标达到0.55以上,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将基本不向下游河道输送泥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