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放牧对草甸草原土壤水热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土壤水热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放牧对群落3个组份[羊草(Leymus chinensis)、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杂类草]生物量和相对优势度产生影响。其中,羊草地上生物量和优势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线性降低,而贝加尔针茅和杂类草的生物量与优势度均在中度放牧处理下最高。土壤含水量与羊草生物量显著正相关,与杂类草生物量负相关,而与贝加尔针茅生物量间的关系极弱。本研究为完善放牧优化理论,揭示放牧在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过程中的梯度效应提供了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线索,为草地放牧优化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设人工鱼礁就是在海洋植树造林“建造海底森林”,目的是将广东沿海建设成富饶的海洋牧场。根据省人大议案,广东从2002年起,用10年时间,在广东沿岸约3600万亩幼鱼幼虾繁育区里,将建设12个人工鱼礁区,共100座人工鱼礁。其中,广东省政府出资兴建26座“生态公益型”(即全封闭,禁止开发利用)和4座“准生态公益型”(即半封闭,限制性地开发利用)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3.
建设人工鱼礁就是在海洋植树造林建造海底森林,目的是将广东沿海建设成富饶的海洋牧场。根据省人大议案,广东从2002年起,用10年时间,在广东沿岸约3600万亩幼鱼幼虾繁育区里,将建设12个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4.
世界禽肉生产一、概况肉类产品可分为四类,即:牛肉和小牛肉、猪肉、禽肉以及其他肉类,山、绵羊肉在最后一类肉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全世界的肉类产量约为1.7亿t,由于人们对肉类需求量的增加,肉类产量还在增长,猪肉、牛肉分别占肉类总产的40%、29%;禽肉在肉...  相似文献   
5.
1993年世界牛奶、黄油、奶酪的生产与消费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陈金强译牛奶的生产和消费据美国农业部报道:1993年的牛奶产量预计比1992年下降近700万吨,为41040万吨。作为一个整体,欧共体奶产量最多,估计为11070万吨,比1992年下降近100...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连香叶超临界CO2萃取的萃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萃取物进行分析,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确定连香叶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8℃,萃取时间45 min,选择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为夹带剂,用量为投料量的18%,萃取率为15.21%。GC-MS共鉴定出52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叶绿醇、α-法呢烯、棕榈醛、6-甲基-5-庚烯-2-酮、肉豆蔻醛、芳樟醇、莰烯、肉豆蔻醇、金合欢醇、谷甾醇等含量为81.15%。通过卷烟加香试验发现,连香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香,能明显改善和修饰卷烟烟气,提高卷烟质量。  相似文献   
7.
埃及是一个阿拉伯国家,养禽业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养禽生产以肉鸡和蛋鸡为主,火鸡、鸭、鹅等占的比例很小。 一、肉鸡生产 80年代初期,埃及政府把鼓励肉鸡生产作为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的动物蛋白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石韦的动态逆流提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析,测定其百分含量。确定石韦动态逆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50%乙醇、原料溶剂质量比1∶12、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为2 h;此工艺条件的浸膏得率为16.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共鉴定出74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3-甲氧基苯甲醛、苯酚、4-乙烯基-2-甲基-苯酚、异芒果苷、7,3,4-三甲基-榭皮黄酮、木樨草素等,它们的总含量为67.59%。通过卷烟加香试验发现,石韦浸膏具有明显增加烟气甜润度、协调香气、细腻烟气、干净口腔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呼伦贝尔地区人工栽培草地无芒雀麦的适宜播种密度,在呼伦贝尔人工栽培草地播种密度控制平台按照播种密度由低到高设置5个处理组,分别为W1(7.5 kg·hm-2)、W2(15.0 kg·hm-2)、W3(22.5 kg·hm-2)、W4(30.0 kg·hm-2)、W5(37.5 kg·hm-2),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无芒雀麦播种密度的响应特征,并分析了呼吸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无芒雀麦播种密度的增加,不同时期下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W4(30.0 kg·hm-2)达到最大值829.4 kg·hm-2,W3(22.5 kg·hm-2)其次,地下生物量间差异不显著;微生物特性和土壤酶活性中微生物量碳主要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微生物量氮土壤浅层0~10 cm总体变化平稳,土壤深层10~20 cm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的数值显示在第1次刈割期显著高于第2次刈割期,但同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探求呼吸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其影响系数,可得出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对无芒雀麦W4(30.0 kg·hm-2)播种密度具有最佳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高水平管理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牧民勘探草原生态,为牧场管理提供重要手段。数字牧场将引领牧场快速实现智慧化、定量化、精准化,综述数字牧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数字牧场发展方向,助力数字牧场稳步快速发展。方法 文章通过对数字牧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总结,梳理相关发现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在草原背景信息获取、草原动态监测、家畜信息监测、系统过程分析和决策支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结果 目前我国在草原信息获取和监测等方面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实现了单一技术之间的优势互补,草原的全方位立体监测有助于实现信息的空间全覆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家畜监测方面,实现了家畜的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但相关研究较少,仍处于积累阶段,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为实现草畜生产过程定量调控,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草畜监测与牧场优化管理技术研究,先后建立了多种草畜生产过程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是大势所趋。结论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在畜牧行业的逐步落地应用,畜牧生产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但是目前仍有很多不足,今后要在不断总结中取得突破和进展,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还要保持草原生态功能的最佳状态,促进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草畜一体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