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鉴定3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并探讨其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蒜头果内生木霉资源的利用及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3株分离自蒜头果茎部和根部的内生木霉。通过接种效应试验,测定根施3种木霉菌液和无菌水(对照)后,蒜头果幼苗的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木霉的根系定殖率,并结合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处理的蒜头果幼苗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构建木霉属菌种系统发育树以及对菌落形态和微观结构的观察,确定3株内生木霉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SF15)、贵州木霉(T. guizhouense,SF548)和绒毛木霉(T. tomentosum,SF434)。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株高增量、叶片增量显著高于对照,3种木霉处理的幼苗茎粗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主根长和根部吸器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最大吸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且不同处理组的蒜头果幼苗主根长与根部吸器数量呈一定正相关,而与最大吸器直径呈一定负相关。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幼苗地下、地上、全株鲜质量及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434的处理组全株鲜质量及地下和全株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3个接菌组蒜头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OD、S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根系定殖率分别为64.25%和61.78%,显著高于接种SF434的根系定殖率55.57%。基于各项测定指标的隶属函数值,不同处理组幼苗品质的综合排名为:接种SF15的处理>接种SF548的处理>接种SF434的处理>对照。【结论】3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对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中菌株SF15和SF548的促生效果较为显著,为蒜头果潜在的促生菌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夏枯草幼苗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采用不同pH值(pH=4.5、4.0、3.5、3.0)的Hoagland营养液模拟酸胁迫环境,研究酸胁迫对夏枯草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下降,代表供体与受体侧参数的K点相对可变荧光(WK)、J点相对可变荧光(VJ)和电子受体QA-被还原的最大速率(dV/dto)逐渐升高,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Eo)降低;表示单位反应中心吸收(ABS/RC)、捕获(TRo/RC)、热耗散(DIo/RC)的能量逐渐增加;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逐渐下降;表示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表征光系统Ⅰ(PSⅠ)的最大氧化还原活性(ΔI/Io)及PSⅡ与PSⅠ协调性(ΦPSⅠ/PSⅡ)随酸胁迫程度增加逐渐下降。夏枯草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而根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夏枯草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酸胁迫下,夏枯草PSⅡ反应中心受损,电子传递受阻,光系统性能及PSⅡ与PSⅠ的协调性降低,根系SOD与POD活性受到抑制,在pH 3.0处理下表现较为明显。夏枯草通过提高单位反应中心的热耗散能力来减少过剩光能对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通过提高根系APX抗氧化酶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少酸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3种滇牡丹根际木霉的促生功能,并探讨其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根际木霉的资源利用及滇牡丹的品质提升提供依据。【方法】以滇牡丹根际真菌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近渐绿木霉(T. paraviridescens)和哈茨木霉(T. harzianum)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产吲哚乙酸(IAA)、产铁载体能力及溶磷和解钾活性,探讨接种与未接种目标菌株对滇牡丹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植株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T. harzianum和T. koningii具有产IAA能力,其中T. harzianum能力较强;仅T. koningii有产铁载体能力,接种该菌后滇牡丹幼苗铁含量是其他处理的3~5倍;3种木霉均无溶磷活性,但接种T. paraviridescens的幼苗土壤和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仅T. harzianum有解钾活性,接菌后幼苗的土壤速效钾和植株全钾含量最高。接种T. paraviridescens幼苗的株高和叶片增量数值最高,分别为3.23 cm和3.70片,茎粗也最粗,同时叶绿素含量及叶片、根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根部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接种T. koningii幼苗的叶片可溶性糖(SS)含量及接种T. harzianum幼苗的叶片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接种3种木霉的处理组根部SS和SP含量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进行综合评分,幼苗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 paraviridescens>T. harzianum>T. koningii>未接种。【结论】接种3种根际木霉对滇牡丹幼苗的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及抗性诱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经T. paraviridescens处理的幼苗生长性状指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为滇牡丹理想的促生菌。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云南省滇牡丹叶部病害的发生动态, 本研究开展了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周年调查及病原真菌初步鉴定, 并探讨海拔高度、温度和降雨量对滇牡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为黑斑病、红斑病和炭疽病, 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的真菌。其中黑斑病和炭疽病在稗子乡(2 000 m)发病较重, 其次是梁王山(2 400 m)和香格里拉(3 400 m),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 稗子乡的病害发生动态与月平均温度、降雨量的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 且3种病害的发病程度与月平均温度、降雨量显著相关。综上所述, 低海拔且温湿度较大的区域滇牡丹叶部病害发生较重, 本研究为滇牡丹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两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并探讨其对幼苗生长发育及抗性水平的影响,为蒜头果内生微生物资源利用及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两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并对其产IAA和解钾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将供试菌株接种于蒜头果幼苗,6个月后测定植株的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对各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ITS、TEF和RPB2系统发育树分析以及菌落和微观形态观察,两株内生木霉分别鉴定为T. gamsii和T. koningiopsis。上述菌株均具有产IAA和解钾能力,其中T. gamsii的产IAA能力较强,为89.46μg/mL,T. koningiopsis的解钾能力较强,为29.26μg/mL。接种T. gamsii的蒜头果幼苗株高、叶片增量、茎粗和主根长较对照增加了162.16%、140.74%、44.83%和37.06%,且与接种T. koningiopsis的处理组及对照差异显著。经T. koningiopsis接种处理的幼苗茎粗较对照增加16.09%,且与对照差异显著。接种T. gamsii的幼苗根部吸器数量最多,为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