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国内外关于蝙蝠消化道细菌的研究极少,为研究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胃肠道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对普氏蹄蝠胃肠道内的细菌进行分离,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鉴定细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普氏蹄蝠胃肠道中存在的菌群隶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摩根菌属(Morganella)、哈夫尼菌属(Hafinia)、Gibbsibela、Lysini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Raoultella、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共11个属。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据了绝对优势,普氏蹄蝠胃内可培养的细菌数量大约为3.8×10~8 CFU/mL~7.2×10~8 CFU/mL,肠道可培养的细菌数量约8.6×10~8 CFU/mL~1.3×10~(10)CFU/mL。普氏蹄蝠胃肠道中的细菌大多为人类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结果为普氏蹄蝠胃肠道细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人与蝙蝠共患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PCR扩增技术,对采自河南省马肠道内的卡拉干斯齿线虫(Skrjabinodentus caragandicus)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卡拉干斯齿线虫中等大小,口囊壁呈"S"状,前端极度膨大,厚度10μm~12μm,后端稍薄,约4μm~6μm,外叶冠由8个长而宽的小叶组成,内叶冠由16个~18个短而宽的小叶组成,食道漏斗发达;雄虫生殖锥长337μm,引器长245μm;所测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片段长度为853bp,其中ITS1长369bp,ITS2长331bp,ITS1区的GC含量(47.2%)明显高于ITS2区(40.7%);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长度为393bp,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5.2%、42.7%、21.4%、10.7%。卡拉干斯齿线虫在河南省属首次报道,为河南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2017年2—8月在新乡黄河湿地保护区内陈桥村的陈桥驿景区对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黑水鸡的繁殖期是3月初至5月底,最早于4月1日可见到刚孵化出的幼鸟。亲鸟筑巢于有稀疏芦苇的莲塘,巢材为干枯的芦苇茎、叶。巢外径(26.80±1.21) cm,内径(15.28±1.21) cm,巢深(6.48±1.02) cm,巢高(14.50±2.79) cm。窝卵数平均(8.5±2.1)枚,卵长径(4.18±0.17) cm,卵短径(3.06±0.16) cm,卵重(19.71±0.21) g。黑水鸡孵化期16~18 d,孵化率95.2%。与已有研究相比,黑水鸡在新乡陈桥村繁殖开始的时间最早。黑水鸡在本地由夏候鸟转为留鸟,可能与气候变暖及当地适宜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