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三种药物对绵羊的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清虫佳口服液,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对绵羊进行了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物间隔7d分2次用药后,对羊线虫均表现出明显驱虫效果。但清虫佳组粪便虫卵转阴率(90%)要高于丙硫苯咪唑组(80%)和左旋咪唑组(80%);就对羊肝片吸虫的驱除效果而言。丙硫苯咪唑要好于清虫佳。而左旋咪唑的效果则很差。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发热是因感染或体内因素变化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发病率占围产牛的15%以上,是奶牛产后保健的难题。根据中兽医理论和实践经验自拟加味小柴胡散,通过拌饲或灌服一个疗程(6 d),对产犊异常、产后轻度发热、产后发热且采食与精神异常等三类情况的奶牛产后发热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对服用中药不愈者,转入第二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表明加味小柴胡散对奶牛产后发热的总治愈率为81.7%;对胎衣不下、恶露不尽、采食与精神异常的治愈率分别为83%、91.9%和71.2%;对分娩异常但初始无临床症状牛的保护率为80%。加味小柴胡散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1984年5月,在甘肃省武威县黄羊镇进行绵羊消化道蠕虫调查时,在被检的六只锦羊中,发现其中一只的真胃中存在一种非常见寄生虫,经过鉴定,确定为胃斜环咽线虫。  相似文献   
4.
北道区主要猪病的监测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渣清北道区猪病的发病种类,感染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1999-20012年在区内9个规模养猪较为集中的乡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细菌培养鉴定,血清学检测,开展了主要猪病的调查,结果,主要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大肠杆菌病1.49%,仔猪副伤寒1.05%,猪肺疫0.68%、猪丹毒0.44%,猪链球菌病0.12%,猪喘气病0.0066%,在102个临床病例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占32.3%,沙门氏菌24.5%,猪丹毒杆菌10.78%,多杀性巴氏杆菌15.68%,甸球菌5.88%,李氏杆菌0.98%,金色葡萄球菌6.86%,主要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监测阳性率分别为PPV2.94%、JE42%、PR25%,猪布病0%。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初步查明,危害该区养猪业的主要疫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猪丹毒,猪肺疫,JE、PPV、PR、链球菌病等,喘气病,李氏杆菌病、猪瘟仍有个别散发。另外,根据省兽医总站 1998-2000年的调查,对该区养猪业的构成巨大威胁的疫病进行了分析;对各种疫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对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了解户用沼气池在原料充足条件下的产气能力及沼气池运行中气温、池温、原料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科学评价其经济效益,更好地指导农户管理、使用沼气池,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前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88年至 2 0 0 2年共收治前胃炎病牛2 8例 ,其中耕牛 1 5例 ,奶牛 1 0例 ,犊牛 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 1 9例 ,死亡 9例 ,治愈率达67.8%,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病因前胃炎多继发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前胃弛缓、百叶干、真胃阻塞等胃肠疾病 ,以瘤胃积食引起者居多 ( 1 8例 )。不合理反复大剂量灌服刺激性药物和高浓度盐类泻药 ,是引发前胃炎的主要因素。这些药物在胃内停留 ,改变胃内环境 ,渗透压升高 ,刺激胃黏膜变性、脱水、脱落 ,消化功能紊乱 ,有毒产物积聚吸收 ,致使机体出现自体中毒、组织脱水、中枢神经功能抑…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麦积区社棠镇东山村地处渭河北部山区,距县城10km,全村102户485人,耕地56.07 hm2,林地40多公顷,海拔1 300~1 400m,十年九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农民生活用能主要依靠农作物秸秆、野生植被枝叶以及煤、电等,做饭、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传统牛只保定方法及在生产应用中的不足,笔者在牛场生产实践中,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牛只吊起转移和柱栏内保定的临床工具—吊牛器。该吊牛器是安放在腰部两侧髋结节部位的硬性工具,相对于传统的软性绳索更为安全实用、保定确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