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根状茎不落粒系选育过程包括(1)筛选强根状茎纯合体;(2)栽培稻与纯合体杂交得有根状茎F  相似文献   
2.
宿根系黄熟时至少有三片绿叶,收获后可再生新苗,十月初至十一月底温度逐渐下降,适合宿根稻再生苗积累过冬养份,低温是宿根稻过冬的关键因素。优良宿根系4020和41582耐寒耐旱性强,宿根性了,月均温5-10℃时,根状茎和芽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春冬温度升至15℃时,根状茎萌发生出新苗,新苗生白根。完全不感光宿根系在夏季同一个植株上呈现幼穗分化,抽穗和穗黄熟三期同步性。感光型和弱感光型宿根稻有和其原生稻株完  相似文献   
3.
亚洲十国1965—1984年水稻育种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水稻所1984年开始深入调查孟加拉、印度、印尼、朝鲜、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伊朗、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二十年来水稻育种的演变。我们发现,育种家们常用矮秆为母本作杂交。植物细胞质是由母本遗传。细胞质单一化曾造成美国1970年玉米小斑病严重危害。因此追究水稻品种的母本祖先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1922 只1日龄AA肉鸡采用热诱导的方法,对缓解热应激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0.34kg/只,差异极显著(P<0.01),纯利润提高0.45元/只,差异极显著(P<0.01),但成活率与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热诱导法在缓解肉仔鸡热应激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米质与产量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杂交水稻区试优质米组1999~2005年307份(次)品种的全套米质分析资料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典范相关分析认为,大部分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并不密切,但仍有10.2%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的水平。在米质和产量这两组性状间的关联性中,由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产量、有效穗起了主要作用。以直链淀粉含量为核心的蒸煮品质和食口性,以及以垩白为代表的外观品质与产量和其构成因素是没有矛盾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通过遗传改良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水稻区试优质米组1999~2005年307份(次)品种的全套米质测试资料进行分析,主要性状的优质达标率依次为糙米率(100%)>直链淀粉含量(86.64%)>长宽比(78.18%)>胶稠度(72.96%)>垩白度(52.44%)>垩白米率(45.93%)>整精米率(44.3%);12项稻米理化指标中,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6对,呈显著正相关的有3对,呈极显著负相关的有3对,呈显著负相关的有3对;构成四川杂交水稻优米品质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碾米因子、外观因子1、外观因子2、蒸煮因子1、外观因子3和蒸煮因子2,其贡献率分别是23.96%、22.04%、12.97%、10.21%、9.06%和6.5%。笔者认为四川省杂交水稻优质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但因各性状间有着复杂的互作关系,育种上应抓住主要矛盾,以提高稻米品质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中籼迟熟杂交水稻10年区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1991-2000年四川省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区试资料,表明四川杂交水稻产量育种在“九五”期间已走出徘徊,并以0.487%的年增长率稳步上升。通过育种使株穗性状和群体性状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使一些有关 性状也得到了改良。建议四川杂交水稻产量育种应当稳定或适当略降群体,控制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保持一定的株高和较高的结实性,以增粒为核心和突破口,进行超高产育种探索。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是由白细胞经特殊处理制得的一类低分子量(15~100ku)糖蛋白。干扰素可分为α、β、γ3种,即人白细胞干扰素(α-IFn)、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β-IFn)和人免疫干扰素(γ-IFn)。目前临床上已大量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α-干扰素,无抗原性,不能直接中和病毒,但进入体细胞后能与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大多数肉种鸡场在育成期通过2~3次败血支原体(MG)活苗或灭活苗的接种来预防支原体病的发生[1,2],但由于MG疫苗不能预防滑液囊支原体(MS)的发生,同时疫苗诱导的抗体持续时间短,不能有效控制产蛋中后期支原体病的发生,故免疫过MG疫苗的种鸡群在产蛋中后期仍多见支原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3日龄鸡发生大肠杆菌性气囊炎张振征,张维鹏,李勤修,谭秀荣(山东省莱西市禽蛋服务公司,266621)一、发病情况1993年11月从本市某种鸡场接进的AA肉仔鸡5348只,鸡雏个体大小不均,当时挑出100多只弱雏,鸡接回后每日死亡10~30只,3日龄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