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0-2012年鄂尔多斯禁牧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鄂尔多斯实施禁牧、休牧政策以来获得的成效。[方法]以MODIS长时间序列的植被指数产品为数据源,利用像元二分模型研究了2000—2012年植被生长期5—9月份鄂尔多斯禁牧区的植被覆盖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年度间植被覆盖度高低变化的方向。[结果]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小,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2000—2012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均有低等级植被覆盖度向高等级植被覆盖度转化的趋势;2008—2012年植被恢复状况比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这两个阶段更优。[结论]禁牧政策使研究区植被长势逐年改善,禁牧、休牧政策对草原生态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MOD16的锡林郭勒草原14年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ODIS全球陆地蒸散发产品(MOD16),对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蒸散发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不同类型草原蒸散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3年研究区蒸散发有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在175.2~234.5mm间波动,多年年均值达204mm。月蒸散量高值集中在水分充足、气温较高、植被生长旺盛的6~8月份,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2)锡林郭勒草原多年平均蒸散发的空间格局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蒸散量大,近14年来蒸散发的变化有增加趋势的面积大于呈减少趋势的面积,其中呈显著增加的像元主要位于东乌珠穆沁旗北部;减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二连浩特、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西部等。(3)不同草原类型蒸散发量由草甸草原向草原化荒漠、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逐渐减少。(4)在年际尺度上,在锡林郭勒地区降水是影响蒸散量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娃娃菜属白菜类,小棵型,由于其内叶嫩黄,口味极佳,深受本地及南方市场的欢迎,同时也是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娃娃菜在红古地区种植面积日益增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主栽蔬菜品种。而春大棚栽培方式,可以提前  相似文献   
4.
1961-2010年锡林郭勒盟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佟斯琴  刘桂香  武娜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5):340-345,351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气温和降水量时空变化规律,为草原区环境演化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也对气温和降水的短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研究区境内1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资料,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趋势分析、M K突变检验以及M o 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近50 a来锡林郭勒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周期。[结果]近50 a来锡林郭勒地区气温以0.44℃/10 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温度上升最明显;年均气温有较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点出现在1991年,突变前后2个时段平均气温相差1.32℃;存在28,9和5 a的周期律,未来几年仍处于暖期。降水呈波动下降趋势,速率为3.9 mm/10 a ,夏季降水下降最明显;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存在25和7 a的震荡周期,未来几年仍处于少雨阶段。[结论]近50 a来锡林郭勒盟地区气候呈明显干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草畜平衡的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本论文针对巴林左旗草食家畜可利用饲草数量不足、质量较差、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通过在试验示范区进行草食家畜饲草需求量和可利用饲草资源数量调查,综合考虑当地舍饲家畜畜群变动规律和饲草需求特点,提出适合于巴林左旗在禁牧、休牧期间不同季节家畜的饲草平衡供给模式。为缓解当地草畜矛盾、贯彻落实禁牧、休牧生态治理战略措施以及草地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加强藏书剔除优化馆藏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文献种类及数量在激增,藏书剔除工作迫在眉睫。提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从资源共享角度考虑图书剔除,扩大了图书剔除的范围,同时不要把书龄划线时间作为唯一的藏书剔除标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藏书质量。并建议不要把馆藏数量作为评估高校图书馆的硬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查询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草地资源遥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评述,试图通过地面观测、室内分析与卫星遥感信息相结合,在与GIS、GPS相渗透和统一,借助利用植被指数(NDVI)进行大面积遥感估产的思路和方法,构建模型。确立不同时空天然草地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年际波动情况及可生产出的畜产品数量。从而促进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春季返青期和秋季枯黄期是植被生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物候指标,其变化对气候,尤其对温度敏感性的大小及其差异十分不清楚。利用2001-2019年MODIS NDVI和气象数据,在气象台站和像元尺度上分别计算内蒙古植被春季返青期和秋季枯黄期,并以生长度日(GDD)和冷却度日(CDD)为影响返青期和枯黄期的温度指标,研究两个物候指标对气候敏感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大小。结果表明,2001-2019年内蒙古植被返青期主要集中在第110~135 d,整体呈提前趋势(2.6 d·10 a-1);枯黄期主要集中在第260~280 d,整体呈微弱的推迟趋势(0.7 d·10a-1)。返青期对GDD和枯黄期对CDD的敏感性主要以负敏感性为主,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8.1%和56%。从两个物候指标对降水的敏感性看,植被物候对降水敏感性主要以正敏感为主。气象台站尺度的研究结果总体与像元尺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气象台站尺度上对比显示有65%的站点枯黄期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返青期,94%的站点返青期对降水的敏感性大于枯黄期,在气候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敏感性的研究可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能力,对物候模拟以及生态系统气候的评...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牧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天然草地科学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对天然草地从数量上评价已不能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立天然草地牧草饲用价值评价体系,是把草地数量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真正做到把天然草地上能提供的草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评价出可利用牧草的数量,进而计算出草地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建立天然草地牧草饲用价值评价体系是把遥感技术,草地基况调查,地面植物光谱分析以及动物采食、利用、消化代谢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一套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的便于生产应用的牧草饲用评价体系。以期通过这一评价体系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2-2015年间GIMMS NDVI3g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蒙古国植被NDVI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过去34年间蒙古国生长季平均NDVI在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具有显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并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生长季NDVI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1982-1994年和2007-2015年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1994-2007年间呈显著下降。从34年的观测尺度看,NDVI以每年0.0005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关系较密切,两者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74。在空间分布上,植被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大湖盆地、杭爱山脉、戈壁阿尔泰山脉和北部森林区,其对气候的响应因季节和地区而异。从季节上看,总体上3个季节NDVI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NDVI波动与生长季的波动一致,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其主要原因为夏季生产力占全年生产力的比重较高有关。春季和秋季NDVI对温度的响应明显。残差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蒙古国植被NDVI变化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蒙古国西部高山地区和中部草原地区),植被NDVI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